洲以檀槽旧得名,风来草木自成声。
青衫司马令人恨,只作浔阳送客行。
注释:洲因为用檀木做鼓的旧乐器而得名,风吹草木发出声音。青衫司马让人讨厌,只是作浔阳送客行罢了。
赏析: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登清音堂时,看到洲上树木茂盛,绿草如茵,听到风吹过树林的声音,便联想到了“风来草木自成声”,这自然之声与人的演奏相呼应,使人心旷神怡,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中的“以”字表明洲因有檀槽(一种乐器)而闻名。檀槽是一种用檀木制成的鼓槌,它敲击鼓面,发出清脆的声音。因此,当风吹过树林时,树木和草叶相互碰撞、摩擦,就会发出各种声音。这些声音与檀槽发出的音乐声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效果。
第二句中的“青衫司马令人恨,只作浔阳送客行”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喜欢吹笛子的人的不满情绪。这里的“青衫司马”指的是古代文人雅士,他们经常穿着青色长袍,手持文房四宝,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然而,有些人却热衷于吹笛子,甚至以此为生。这些吹笛人不仅没有高雅的气质,还常常为了金钱而低声下气地为他人吹奏音乐。诗人对他们的行为感到非常不满,甚至觉得他们的存在就像是在为自己送走客人一样。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声与人为之声的对比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文精神的独特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