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丝稀处见前山,半在云间半雾间。
回首乱红浓翠里,春风啼鸟更绵蛮。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准确体会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并翻译诗句。同时还要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注释等来理解诗意。注意“绵蛮”“啼鸟”是关键字,要重点掌握。

本题中,“柳丝稀处见前山”,诗人以“柳丝稀”为引子,描绘出一幅清幽秀美的春色图,“柳丝”是春天的象征,“稀”表明其稀疏;“柳丝稀处见前山”,点明观察的角度,“见”字暗示出诗人的所见所感。“半在云间半雾间”写出了前山的模糊不清的特点。“回头乱红浓翠里,春风啼鸟更绵蛮”写诗人回首望去,看到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

【答案】

译文:我远远地望见几缕柳丝稀疏的地方,隐约露出前山的轮廓。它一半隐没在云彩和雾气之中。回过头来,眼前又是一片

乱花飞舞,绿叶葱笼;那阵阵春风里传来的鸟儿叫声,更增添了春天的绵密迷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小诗。开头两句写远景,后两句写近景,全诗围绕“春”展开,把“春”写得有声有色,充满画意。首句写远望,次句写近看,第三句写回视,最后一句写细听。“柳丝”二字总领全诗,也点出了题目中的“山”。

“稀”,少。“见”,动词。“前山”,指作者所站之处的远处。这两句的意思是:从稀疏的柳丝中可以隐隐约约看见前边的山峦。“柳丝稀”与“柳丝长”相对,“前山”与“后山”相对,“见”与“不见”相对,“云间”、“雾间”与“山脚”、“山下”相对,“乱红浓翠”与“苍松古柏”相对。

“半在云间半雾间”是说山的远近位置,用两个动词“半”字,既表现了山的忽隐忽现,又表现出山的高度之高。

“回首乱红浓翠里,春风啼鸟更绵蛮”写诗人回首望去,看到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这里,“红”“绿”“莺”“啼”四字色彩鲜艳,声音动听,给人以美好的享受。“绵蛮”是形容声音婉转悠扬的样子。

“春风啼鸟更绵蛮”,意思是:春风中传来鸟儿的啼叫声,更加悠扬动听。“绵蛮”是形容声音婉转悠扬的样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