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亥并游真盛矣,二禅入社亦佳哉。
凤池一段风流事,不欠支郎与辩才。

【注释】

高国正:人名,这里指高僧。素净慈:高僧法号。刘寺: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凤凰泉:泉水,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苏太博:人名,僧人,高僧的徒弟。计抚挥公禅师:僧人。请公道者:僧人。苏计:僧人。予同庚:与我同年,即同时。二禅:禅宗。支郎:支道林,晋代著名文学家,字子尚。辩才:慧可,唐代著名高僧,俗姓周,名惠力,俗家姓张,河南滑县人。

【赏析】

这是一首酬唱诗。酬唱诗就是诗人之间相互唱和的诗歌。酬唱的内容多是写山水风物、赠答亲友、题书寄诗之类。这种体裁的诗歌有其特点,如“一唱一和”:“一唱”,即一方吟哦咏叹,一方应和唱合;“一和”,即一方吟哦咏叹,一方应和唱合;“一唱一和”,即“一唱”之诗与“一和”之诗相呼应。此外,这种体裁的诗歌还有“三唱”和“四唱”之分。“三唱”是指一方吟哦咏叹,另一方吟哦唱和,然后第三者再以唱和相酬;“四唱”是指一方吟哦咏叹,另一方吟哦唱和,然后第四者再以唱和相酬。此诗即为“一唱”。

这首诗的作者为高国正,高国正是一位佛教徒。诗中描述了他与朋友们一起游览风景,品茶赏景的愉快经历。其中,苏太博是一位高僧,他的徒弟苏计也参与了这次游历。在游览过程中,他们一同品茗于凤凰泉,共同欣赏了这里的美景。同时,他们也遇到了一些文人雅士,如支道林和慧可等,他们一起交流思想,探讨学问。

此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和心灵自由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