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季流民去不还,赖君抚有此江山。
嫌名举世犹知避,何况来瞻庙貌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时可先分析诗句的内容,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分析其作用。
吴越王庙:指吴越钱唐县的吴越王庙。钱王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的开国君主钱镠。五季:五代时期。流民:流亡在外的人。五季流民去不还:五代时期的百姓们纷纷逃离家乡,没有回来的。赖君抚有此江山:多亏了您治理着这片江山。抚:治理;有:拥有;江山:指国家。嫌名:忌讳的名字。世:世上;知避:知道回避。何况:何况;来:到来(此处指诗人来到吴越王庙)。瞻:拜见;庙貌间:庙堂之上,即庙宇之中。
译文:五季时期百姓流离失所,没有一个人归来,多亏了你治理着这片江山。世人都知道你的名字,更怕听到你的名字,何况是你亲自前来拜谒庙宇?
赏析:
全诗前两句写吴越王庙之所以能保存下来的原因,后两句写吴越王庙之所以能保存下来的原因。
“五季流民去不还”句,写五代时期中原大乱,民不聊生。中原百姓纷纷南逃,没有一个人能够返回故土,而吴越王钱镠却治理着这片江山,使百姓安居乐业。这一句写出了钱镠治理江南的政绩。
“赖君抚有此江山”句,写江南百姓对钱镠的感激之情。因为有了钱镠的治理,才有了江南的繁荣安定,江南百姓感恩戴德,愿意永远怀念他,并把他当作神来供奉。
“嫌名举世犹知避”句,写江南百姓的敬仰之至。由于钱镠的功绩卓著,他的名讳天下人都知道,甚至于连他的名字都要忌讳,可见人们对他的爱戴程度。
“何况来瞻庙貌间”,写江南百姓对于吴越王庙的崇敬。既然人们都知道了钱镠的名字,更应该到吴越王庙里去参拜,以表自己的敬意,因此江南百姓对于吴越王庙的感情就更深了。
从诗的结构来看,此诗前两句交代吴越王庙能够保存下来的根本原因,后两句则写江南百姓对于吴越王庙的感情。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二句与后二句形成鲜明对照。前两句是说,五季时期中原大乱,老百姓纷纷南逃,只有钱镠治理着江南,使得百姓安居乐业。而后二句则是说,江南百姓对于钱镠的感激之情,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功劳本身。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钱镠的伟大贡献,也反映了江南人民对他的深深怀念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