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晓初收,长天澹如洗。
解带临清流,泉声细娱耳。
有如到愚溪,还似游栗里。
人生若此少,贫贱非所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信息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题中第一句“宿雨晓初收”,“宿雨”指早晨的雨。“晓初收”,说明雨停了。“宿雨晓初收”的意思是:昨夜下过雨,到了清晨,雨刚停歇。“长天澹如洗”,形容天空湛蓝明净,像洗涤过后的一样。“解带临清流,泉声细娱耳。”意思是解开衣襟,来到清澈的河边,泉水叮咚的声音很轻快地流入耳朵,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有如到愚溪,还似游栗里”。这里的“愚溪”是指唐代刘禹锡被贬为连州(今广东省连州市)刺史时所写的一首七绝诗《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栗里”,是刘禹锡的家乡,他在这里隐居,过着田园生活。“栗里”与“愚溪”都是诗人曾经生活过的一个地方,因此作者将它们联系起来。“到愚溪”,意思是好像来到了刘禹锡在愚溪隐居的地方。“还似游栗里”,意思是又好像来到了刘禹锡家乡的栗里。“游栗里”与“到愚溪”都表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三四句“人生若此少,贫贱非所耻”,“人生”指人的一生;“若此”即如此,指像现在这样;“少”,指年岁小,年轻时。诗人感叹说:“人活一辈子,就像这么短暂,年轻时就要懂得富贵荣华并不值得追求。”所以作者认为,人只要能够安贫乐道地度过一生,就不必在意富贵荣华,贫穷卑贱也不是可耻的事。

【答案】

①宿雨:昨夜下过雨。②晓初:清晨。③解:解开,系住。④清流:清水。⑤泉声:指水流的声音。⑥娱:使……愉快。⑦若此:像这样。(或“如此”“乃”)⑧贱:地位低微。⑨所耻:可耻之事。⑩生:人的一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