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猷风味最诸王,墨妙文工眼如电。
惯吟疏雨滴梧桐,解道澄江净如练。
去年落笔中书堂,姓名高彻蓬莱殿。
至尊动色催除目,俾向兰台参俊彦。
要成远业待时须,故遣读书破万卷。
夫何归思动岷峨,自请题舆近乡县。
学省诸公怅别离,击鲜载酒开芳燕。
欲浇胸次数日恶,剩作林亭百壶饯。
落花送酒舞缤纷,乱絮催诗飞眩转。
临歧那用赋销魂,但要修门重会面。
【注释】
子猷:晋王献之(字子猷)。转:指换酒。墨妙:指书法精妙。文工:这里指诗文精妙。眼如电:形容目光锐利,如闪电一般。疏雨滴梧桐,解道澄江净如练:意思是说在细雨中吟诗,可以写出清静澄澈的江水;解道:解释。澄江:清澈的江水。净如练:像白色丝带一样。去年落笔中书堂,姓名高彻蓬莱殿:意思是去年我曾在中书堂下题写了名字。蓬莱殿: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至尊:指帝王或高贵的人物。动色:使……感动而变色。除目:除去眼睛上的翳膜。兰台:官署名。汉代置御史府于宫中,因称御史为兰台令史。俊彦:有才能的人。要成远业待时须:意为要成就远大的志向,必须等待机遇。需:等待。故遣读书破万卷:因此派遣我读了一万卷书籍。夫何归思动岷峨:为什么归乡的思念会牵动岷山和峨眉呢?夫何:为什么。归思:归乡的情怀。动:牵动。自请题舆近乡县:自己主动请求把车驾停在前面靠近家乡的地方。学省诸公:指同僚们。怅别:惆怅地告别。击鲜载酒开芳燕:意思是准备一些菜肴,邀请同僚们一起喝酒,赏春景,开宴席。鲜:新鲜。芳燕:美味佳肴。欲浇胸次数日恶,剩作林亭百壶饯:意思是想要发泄心中的不快,数日来一直闷闷不乐,于是准备了一些美酒,在林亭里设宴送别。百壶饯:用百壶酒相送。
【赏析】
这是一首饯别诗。王献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与友人在一次宴会上饮酒赋诗,抒发了对离别的不舍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王献之的才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子猷风味最诸王,墨妙文工眼如电。”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表达了自己对王献之的敬仰之情。子猷,即王献之,他的书法和诗歌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被誉为诸王中的佼佼者。墨妙文工,则形容他的书法和诗歌技艺高超,宛如闪电般迅捷犀利。这一联主要描绘了王献之的风采,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才华的赞美。
颔联“惯吟疏雨滴梧桐,解道澄江净如练。”接着,诗人描述了他在宴会上的吟诗情景。疏雨滴梧桐,形容秋雨绵绵,梧桐树叶被雨水打湿,发出沙沙之声。澄江净如练,则形容清澈的江水如同白练一般。这一联主要描绘了宴会上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颈联“去年落笔中书堂,姓名高彻蓬莱殿。”诗人回忆了去年在中书堂下题写名字的情景。中书堂是古代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题写名字意味着得到皇帝的赏识和认可。这一联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之情。
尾联“至尊动色催除目,俾向兰台参俊彦。”最后,诗人描述了皇上听到自己的名字后的反应。至尊动色,表示皇上听到自己的名字后非常激动,甚至亲自催促去掉眼睛上的翳膜,以便能够近距离观察自己的才华。这表现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高度自信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墨客的重视和推崇。
整首诗通过描绘王献之的书法和诗歌技艺以及自己在宴会上的吟诗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才华的自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