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人在昔朝京路,斥堠摧颓草木深。
马驿锦官俱改辙,兽蹄鸟迹动惊心。
生人采捕祠乌鬼,强客椎埋隐绿林。
何日五丁开故道,关河北望可沾襟。
【注释】
自玉泉至青溪三十里无人烟 玉泉:四川成都的一处名泉,在今成都市西。青溪,即青城山,在成都西北。
云是四川赴汴都大路 四川通往汴京(开封)的大路。
隐隐灌木间土堠犹在 隐约可见的土墙遗迹尚存。
蜀人:指四川百姓。
朝京:进京。
斥堠摧颓草木深 旧时用来侦察军情的土墙遗迹已被破坏,草木丛生。
马驿锦官俱改辙 驿站的马匹和官府的车都已改道。
兽蹄鸟迹动惊心 野兽奔跑的痕迹和鸟儿飞翔的痕迹使人心惊。
生人采捕祠乌鬼 当地人采集、捕捉祭拜乌鸦神。
强客椎埋隐绿林 强悍的客人挖墓埋尸,隐藏在树林中。
何日五丁开故道 什么时候能重新开通这条道路呢?
关河:指函谷关,古关口位于今河南陕县。
沾襟:沾湿了衣服,形容悲伤或感动。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由成都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去朝见唐玄宗的旅途。诗中对旅途艰险、行旅辛苦进行了描绘。
首联“自玉泉至青溪三十里无人烟”,写从四川到长安的一条主要道路,沿途荒无人烟。颔联“隐隐灌木间土堠犹在”写在荒凉的草丛中,依稀可见古代用以传递军情的土堡还在。这两句看似寻常,却暗含着诗人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赴朝廷应诏,而途中所见之荒凉,更增加了他内心的孤独感和焦虑。
颈联“马驿锦官俱改辙,兽蹄鸟迹动惊心”,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原本用于传递信息的驿站马匹和车驾都改道而行,野兽的踪迹和鸟类的声音也足以令人心生恐惧。这一联通过具体的景象,生动地表达了旅途中的艰难与危险。
尾联“生人采捕祠乌鬼,强客椎埋隐绿林”,则是对旅途中的种种遭遇进行了总结。这里,李白不仅看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野趣,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然而,这种和谐并未持续多久。尾联中的“何时五丁开故道,关河北望可沾襟”表达了李白对未来的期望与担忧。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再次踏上这条古老的道路,看到关河的繁荣景象,但同时也深感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艰险、行旅辛苦的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的反思,展现了李白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