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君非俗物,今岁有佳儿。
径密无人见,僧来报客知。
西家应满地,上番欲横枝。
添得清声未,君听风雨时。
【注释】
新种:刚种植的。笋:竹芽。此君:此处之人,这里指作者自己。非俗物:不是平凡之物。今岁:今年。佳儿:好的竹子。径密:小径狭窄。无人见:没有人看见。僧来报客知:和尚来报知客人知道。西家:西边人家。应满地:应该是满地都是。上番:再次生长。欲横枝:想伸直树枝。添得清声未:增添了清脆的声音。君:你。听:聆听。风雨时:风雨到来的时候。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竹林春意盎然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新生事物和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首句“新种竹有笋”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新种的竹子已经长出了嫩笋。这里的“新种”指的是刚刚种植的竹子,而“有笋”则表示这些竹子已经长出了新的嫩芽。这两句诗简洁明快地勾勒出了春天的景象,也预示了接下来的内容将围绕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展开。
接下来的三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竹林景象。“此君非俗物,今岁有佳儿”,通过比喻手法,将竹子比作君子,强调了它们的价值和品质。而“佳儿”则暗示了竹子生长得旺盛、茁壮。同时,诗人还提到了“径密无人见”,这意味着这片竹林位于偏僻之地,不易被人发现。然而,即便如此,它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生命力和美丽。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接下来的几句诗则转向了更具体的景物描绘。“径密无人见,僧来报客知”,描述了小径狭窄且隐蔽,连和尚都找不到入口的情况。但尽管如此,却仍然有人能够感受到这片竹林的魅力,因为总有和尚前来报告消息,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地方的美丽。这里的“客知”既指客人,也指那些欣赏竹子的人。这句话通过对比和衬托手法,突出了这片竹林的独特之处和价值。
接下来的两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竹林景象。“西家应满地,上番欲横枝”,通过想象的方式,将这片竹林与周围的景色联系起来。西家的地面应该已经长满了竹叶和竹芽,而这片竹林也即将再次生长,伸直树枝,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这里的“西家”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方,也可能是其他与诗人有所关联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示了春天的自然美景,还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对生命的力量的赞美。
最后几句诗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添得清声未,君听风雨时”,诗人在此刻停下了脚步,静下心来聆听这片竹林的声音。他发现,尽管这片竹林还没有完全展现它的美丽,但它已经带来了一种清新的气息和力量。而在风雨来临之际,这种力量和气息将变得更加明显和动人。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欣赏,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通过对新种竹子的描述和春天的景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生命之力和积极态度的赞美和追求。它以简洁的语言、优美的画面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