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足曾无一字收,有时书到却生愁。
故人叠叠半黄壤,今我萧萧全白头。
大抵百年皆逝水,可怜万事只浮沤。
朝闻夕死真吾道,圣处工夫办得不。

【注释】

雁足:指书信,古人有雁传书的习俗。

生愁:引起忧愁。

黄壤:黄土,这里指死者的坟墓。

萧萧:形容头发花白的样子。

逝水:流逝的水,比喻光阴、岁月。

浮沤:泡沫。比喻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瞬息万变的。

朝闻夕死:早晨听到消息,晚上就死去。形容追求真理的决心非常坚定。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诗人对于生死无常的认识和对友人逝世的哀悼之情的诗歌。全诗以议论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开头两句:“雁足曾无一字收,有时书到却生愁。”意思是说,自从你去世以来,我每次收到你的信时总感到一种莫名的忧愁,仿佛从雁腿上捎来的信件都未曾带来任何消息。雁足本应带信,可是你已故去,无法传达你的消息。“生愁”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故人叠叠半黄壤,今我萧萧全白头。”这一句是说,如今你已经离开我们而去,只剩下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而我们活着的人,也都已是满头白发,年老体衰了。这里的“黄壤”指的是死者的坟墓,而“白头”则是指人的发白。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友人去世的悲痛和哀叹自己年老的无奈。

第四句:“大抵百年皆逝水,可怜万事只浮沤。”这一句是说,人生在世不过百年,就像水流一样逝去。世间万事,都像水上的泡沫一样短暂。诗人用这一比喻,表达了他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认识。

第五句:“朝闻夕死真吾道,圣处工夫办得不。”这一句是说,我追求真理的决心非常坚定,即使听到消息后立即死去也在所不惜。诗人在这里强调了他对真理的追求和对死亡的无畏态度。他认为,只有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正是他一生所坚持的信仰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雁信往来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的高度赞扬。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