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论相得耆英,进退能为国重轻。
有望临人山泰华,无私待物器权衡。
两朝礼貌缘同德,多士凭依为至诚。
自古元臣薨位少,一时生死极哀荣。
【注释】
挽陈丞相:为陈丞相的死而作。陈丞相:指名臣陈俊。陈俊(1153—1224年),字秀元,号雪坡,福建长乐人。南宋著名宰相。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拜相。次年改枢密使,三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平章事。五年,进封陈国公,加开府仪同三司,食邑三千户。七年,以疾致仕。卒谥文忠。
耆英:老年朝臣。耆英,指有德行的老年人。耆英会,指老年士人集会。
山泰华:泰山、华山。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县东北;华山在今陕西渭南市东。
器权衡:器量和权宜。
同德:志同道合。
至诚:最真诚的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陈俊的挽词。陈俊是南宋著名的宰相,他执政期间,力主抗金,主张收复中原,因而受到后世的敬仰。作者与陈俊交谊甚深,对陈俊十分敬重。陈俊逝世,他悲痛万分,于是写下这首挽词。全诗用典贴切,情意深厚。
“中兴论相得耆英,进退能为国重轻。”这两句是说,中兴之世需要有杰出的人才来辅佐国家,而陈俊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进退能够为国家的重大事情决定取舍,从而为国家的安危作出自己的贡献。这里运用典故,赞颂了陈俊的政治才能和品德。
颔联“有望临人山泰华,无私待物器权衡。”意思是:他有远大的志向像泰山、华山一样崇高;待人处事公正无私,就像权衡器物一样准确无误。这里通过比喻手法,赞美了陈俊的品格高尚和为人处世的公正无私。
颈联“两朝礼貌缘同德,多士凭依为至诚。”意思是:在两个朝代中,陈俊都以相同的道德修养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许多贤才也凭借他的诚信而依附于他。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陈俊的人品和才能。
尾联“自古元臣薨位少,一时生死极哀荣。”意思是:自古以来,担任重要职位的人很少,他们的去世让人非常悲哀;而陈俊这样一位有杰出才能的人却突然去世,让人感到无比的痛惜和惋惜。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陈俊去世的悲痛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陈俊生平事迹的赞颂以及对其品德、才能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陈俊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运用了典故、比喻等修辞手段,使得诗句更加富有诗意和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