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柑送似得尝新,坐我松江震泽滨。
想见霜林三百颗,梦成罗帕一双珍。
流泉喷雾真宜酒,带叶连枝绝可人。
莫向君家樊素口,瓠犀微齼远山颦。

【注释】

  1. 曾宏甫分饷洞庭柑:曾宏甫,作者的朋友,因与友人共饮而将洞庭柑分食。
  2. 黄柑送似得尝新:黄柑,指橘子。
  3. 坐我松江震泽滨: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区;震泽,今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
  4. 想见霜林三百颗:想见,想象。霜林,指树上挂满霜的树。
  5. 梦成罗帕一双珍:梦成罗帕,指梦中所得之物。
  6. 流泉喷雾真宜酒:流泉,指山间清泉。喷雾,指水气蒸腾。
  7. 带叶连枝绝可人:带叶连枝,形容果实成熟时的样子。
  8. 莫向君家樊素口:樊素,唐代诗人杜甫的妻子。樊素口,意指不要向樊素(杜甫之妻)讨要柑橘。
  9. 瓠犀微齗远山颦:瓠犀,指瓠子果,又称甜瓜。微齗,形容声音轻微。远山颦,意为像远山一般微微蹙眉。
    【赏析】
    这是一首赠橘诗。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洞庭景色,并抒发了对朋友的友情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首句“黄柑送似得尝新”,表达了诗人收到朋友赠送的柑橘时的喜悦心情。黄柑,即橘子,是秋天的代表水果之一。这句诗通过描述柑橘的颜色和味道,展现了秋天的丰收景象。
    次句“坐我松江震泽滨”,描绘了诗人在松江、震泽两处美丽的景色中享受柑橘的情景。松江和震泽都是长江流域的著名水乡,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非常适合种植柑橘等水果。
    第三句“想见霜林三百颗”,进一步描写了柑橘的外观特征。霜林,是指挂满霜的树,这里的柑橘已经成熟,颜色鲜艳,十分诱人。三百颗,形容数量之多,突显出了柑橘的丰富。
    接下来四句,诗人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柑橘的生长过程和收获时的景象。第五句“梦成罗帕一双珍”,以梦境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柑橘的喜爱之情。罗帕,是一种古代妇女用的丝质手帕,象征着珍贵和美好。这句诗通过梦境中的采摘,展现了诗人对柑橘的珍视程度。
    第六句“流泉喷雾真宜酒”,进一步描绘了柑橘的口感和香气。流泉,是指山间的清泉,这里的柑橘生长在山间清泉旁,因此口感甘甜爽口。喷雾,则形容柑橘散发出的香气,让人陶醉其中。这句诗通过描述柑橘的口感和气味,传达了诗人对柑橘的喜爱。
    第七句“带叶连枝绝可人”,进一步描绘了柑橘的形状和质感。带叶连枝,形容柑橘成熟后的样子,叶子紧密相连,果实累累。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柑橘的美丽。
    最后两句“莫向君家樊素口,瓠犀微齗远山颦”,以樊素为例,委婉地拒绝了友人的馈赠。樊素,即杜甫妻子,她曾因拒绝他人馈赠而引发争议。这句话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并不贪图他人财物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柑橘的生长过程,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