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鞭白驹,秋日凄已短。
向来晒书地,欲作炙背暖。
邓侯开西轩,枣下歌纂纂。
前山隐半规,怅望支手版。
我慵类天赋,身世两不管。
着鞭惭祖生,运甓谢陶侃。
铜壶一百刻,夜梦分去半。
午窗又为祟,长闭读书眼。
勉旃崇明德,已事不可缓。
作诗非为君,实自警疏懒。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羲和鞭白驹,秋日凄已短。
    *羲和: 古代神话中负责驾驭太阳神车的神。鞭:鞭打。白驹:白色的骏马,这里指时光或日子。
    *解释: 羲和用鞭子驱赶着白色的骏马,暗示秋天的日头渐短,时间流逝之快。
    *赏析: 开篇即点明时间的流逝,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哀伤而急促的情绪基调。

  2. 向来晒书地,欲作炙背暖。
    *解释: 过去常在此处晒书,现在想要借此取暖。
    *赏析: “炙”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读书时手执书卷的感觉,“暖”则表达了对温暖阅读环境的向往。

  3. 邓侯开西轩,枣下歌纂纂。
    *邓侯:可能是邓姓的贵族或地方官员,此处代指某人。西轩:西边的轩窗。
    *解释: 邓侯打开西边的轩窗,枣树下唱起了歌。
    *赏析: 通过“邓侯开西轩”和“歌纂纂”,诗人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场景,与前文的匆忙形成对比。

  4. 前山隐半规,怅望支手版。
    *解释: 前面的山影被月亮遮掩了一半,诗人望着它发呆。
    *赏析: 诗人站在高处,望向远方,似乎看到了山的一部分,又似乎在思考什么,表现出一种沉思和遐想。

  5. 我慵类天赋,身世两不管。
    *解释: 我像天赋那样懒惰,对世事毫不关心。
    *赏析: 这里的“慵”字传达了一种随性生活的态度,而“两不管”则是对个人命运的一种超脱。

  6. 着鞭惭祖生,运甓谢陶侃。
    *解释: 拿着鞭子感到惭愧,因为比不上祖逖;运甓(pì)则指运砖,以陶侃自比,表示自愧不如。
    *赏析: 这两行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省,同时也表达了对前辈人物的敬仰。

  7. 铜壶一百刻,夜梦分去半。
    *解释: 铜壶中的水经过一夜的时间,只剩下一半了。
    *赏析: “夜梦分去半”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或是某种梦想、期望未能实现。

  8. 午窗又为祟,长闭读书眼。
    *解释: 午后的窗户又开始困扰我,所以我长久地关闭了眼睛。
    *赏析: “为祟”通常指遭受困扰或困扰之事。这里可能表达了作者因外界干扰而无法专心学习的无奈。

  9. 勉旃崇明德,已事不可缓。
    *解释: 我劝诫自己要弘扬光明的品德,这些事务不能等。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修养和责任的重要性,以及行动的必要性。

  10. 作诗非为君,实自警疏懒。
    *解释: 我写诗不是为了给你看,其实是为了自我警示和提醒自己不要懒惰。
    *赏析: 这是整首诗的总结,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劝诫,也反映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