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巾芒鞋筇竹策,踏遍山南与山北。
雪含欲下不下意,梅带将开未开色。
绕树三匝且复去,前村一枝应可摘。
丁宁说似水边人,从今日报花消息。
【解析】
1.“幅巾芒鞋筇竹策”意思是说诗人头戴幅巾,脚穿草鞋,手拿筇竹杖,踏遍了南山和北坡。幅巾,是古代一种便帽,用幅子做成,可以卷起。芒鞋,是一种草做的鞋。筇竹杖,即以竹制成的手杖。
2.“踏遍山南与山北”意思是说诗人已经踏遍了南山和北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踏遍了南山和北坡,也领略了山南山北的美丽景色。
3.“雪含欲下不下意”意思是说大雪将落未落,诗人想下又不想下。
4.“梅带将开未开色”意思是说梅花即将开放却又未开放,其颜色是淡红。
5.“绕树三匝且复去”意思是说诗人围着梅树转了三圈,又回去了。
6.“前村一枝应可摘”意思是说在前方村子的梅花树上,应该有一枝可摘。
7.“丁宁说似水边人”意思是说一定要告诉水边的人,让他知道我来过,告诉他我的花事。丁宁,叮嘱之意。
8.“从今日报花消息”意思是说从今以后,要时常报告这梅花的消息。
【答案】
译文:
头戴幅巾,脚穿草鞋,手持筇竹杖,我踏遍了南山和北坡。雪将要落下却又没有落下,梅花将要开放却还未开放,这淡红的颜色正像初生的朝霞。我围着梅树转了三圈又回去了。告诉那些在水边的人,让他们知道我来过,告诉他们我的花事。从今以后,要时常报告这梅花的消息。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描写了自己对梅花的热爱之情。全诗以时间为线索,写了三个不同的景象:踏遍南山与北坡时所见的梅花、围绕梅花树所思的意境以及离开后对梅花的牵挂。
第一句开门见山,写踏遍了南山与北坡。“幅巾”、“芒鞋”、“筇竹杖”,都是古代文人隐士所特有的服饰和行路工具。这些细节描绘出诗人的形象。诗人踏遍山南与山北,可见其游兴之浓;而对梅花的态度则更显其对梅的喜爱。
第二句写自己欣赏梅花的感受。诗人把梅花的盛开比作大雪的降落。雪欲落而又未落,梅花将开但又未开,这种矛盾的状态给诗人带来了惊喜,也使诗人更加喜爱梅花。诗人站在雪中观赏梅花,仿佛置身于一个洁白的世界中,心情格外舒畅。
第三句写诗人围绕梅树转了一圈又返回原地。这一举动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痴迷,也表现了他对梅花的喜爱和珍视。诗人在梅树下徘徊许久,似乎在寻找什么或是期待着什么,但最终却一无所获。
最后一句写诗人离开后的牵挂。诗人在离开时叮嘱水边的人告诉他自己来了,让他知道自己的花事。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