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假僧房憩,炎蒸觉顿忘。
谁知六月雨,已似九秋凉。
石径苔痕滑,稻花田水香。
鸣蝉休聒耳,容我此徜徉。
《白水寺》
暂假僧房憩,炎蒸觉顿忘。
谁知六月雨,已似九秋凉。
石径苔痕滑,稻花田水香。
鸣蝉休聒耳,容我此徜徉。
注释:
- 暂假僧房憩:暂时借用僧人的屋子休息一下。
- 炎蒸:炎热潮湿。
- 觉:感觉。
- 六、九:指农历六月或九月。
- 石径、苔痕、稻花、田水:分别指寺庙前的石头小路、路上的青苔痕迹、稻田和池塘的水。
- 鸣蝉:知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白水寺暂时休息的场景。首句“暂假僧房憩”表明了临时借宿的意思。第二句“炎蒸觉顿忘”表达了在炎热的环境中,作者感到异常清凉,忘却了炎热。第三句“谁知六月雨,已似九秋凉”则巧妙地将六月的雨与九秋的凉进行了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之美。接下来四句分别描写了寺庙前的道路、稻田和池塘的景色。最后两句则是对前面景色的描述进行总结,强调了作者在此地的自由自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