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阳孤桐鸣素丝,玉为轸兮金为徽。
四珍合就已奇绝,犹嫌指声未清彻。
负金翅管长且尖,剪成爪样鸾胶粘。
轻弦入手剩超越,却笑弹筝后银甲。
要知妙处岂在声,一抚一拍如渊明。
劝君会此不须话,世不宜真只宜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连昌宫词》中的一首,全诗共七十二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含义。下面我将从诗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四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诗句释义

  1. 赋以鹤羽代银甲:将鹤羽比作盔甲,形容乐器华丽且贵重。
  2. 峄阳孤桐鸣素丝:峄阳指的是地名,孤桐是指一种树木,这里比喻乐器声音高亢清越。
  3. 玉为轸兮金为徽:轸和徽都是古代乐器上的部件,此处用玉和金来修饰,形容乐器的精致和华美。
  4. 四珍合就已奇绝:四珍指四种珍稀材料制成的乐器,已经非常罕见而珍贵。
  5. 犹嫌指声未清彻:虽然乐器已经非常精美,但仍觉得声音不够清晰悦耳。
  6. 负金翅管长且尖:形容乐器上装饰着金色翅膀的管乐器,长且尖锐。
  7. 剪成爪样鸾胶粘:鸾胶是传说中的一种粘合剂,这里比喻把乐器制作得非常精细。
  8. 轻弦入手剩超越:轻弦指弦乐器,入手即指演奏者轻松地握住琴弦。
  9. 却笑弹筝后银甲:弹筝指弹奏筝这种弦乐器,银甲比喻筝弦发出的清脆声音。
  10. 要知妙处岂在声:要明白音乐美妙的地方并不在于声音本身,而在于演奏者的技艺和情感表达。
  11. 一抚一拍如渊明:渊明指的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这里比喻演奏技巧娴熟,能够通过每一次的抚摸和拍击传达出深深的情感。
  12. 劝君会此不须话:劝诫听众不必多说什么,只需用心去体会音乐的美感。
  13. 世不宜真只宜假:世间的事物不应该追求真实的存在,而应该追求艺术的加工和美化。

二、译文

  1. 赋予鹤羽代替银甲,形容乐器华丽且贵重。
  2. 峄阳孤桐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像素丝一样纯净。
  3. 乐器由四种珍稀材料制成,已经是极为珍贵的了。
  4. 还是觉得乐器的声音不够清晰,让人有些遗憾。
  5. 乐器上装饰着金色翅膀的管乐器,长且尖锐。
  6. 把乐器制作得非常精细,就像鸾胶一般牢固。
  7. 轻触琴弦,感觉仿佛超越了常规的界限。
  8. 嘲笑那些只会弹奏筝的人,他们的技艺远不如自己。
  9. 要知道音乐的美妙之处在于演奏者的技艺和情感表达。
  10. 每次的抚摸和拍击都像是深秋的泉水,清澈而深沉。
  11. 劝诫听众不必多说什么,只需用心去体会音乐的美感。
  12. 世间的事物不应该追求真实的存在,而应该追求艺术的加工和美化。

三、注释

  1. 峄阳——地名,位于今山东枣庄地区。
  2. 孤桐——孤独生长的桐树,常用来比喻清高的品格。
  3. 玉为轸兮金为徽——轸是古代乐器的一种,徽则是装饰物。
  4. 四珍合就——指制作乐器的材料多样且珍贵。
  5. 犹嫌指声未清彻——尽管乐器已经制作精良,但总感觉声音还不够清晰。
  6. 负金翅管长且尖——形容乐器装饰华丽,尤其是金色的翅部分。
  7. 剪成爪样鸾胶粘——比喻乐器制作工整细致,如同鸾凤的爪子被胶水固定。
  8. 轻弦入手剩超越——轻轻拨动琴弦,感觉非常轻盈且超越了常规。
  9. 一抚一拍如渊明——形容演奏者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深情和韵味。
  10. 劝君会此不须话——劝告听众不要过于纠结于表面的形式,而是要注重音乐的内在美。
  11. 世不宜真只宜假——世间的事物不应该追求真正的存在,而应该追求艺术的加工和美化。

四、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连昌宫中音乐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首先,诗人通过对乐器材料的精心挑选和工艺的精细描绘,表达了对音乐制作工艺的高度赞扬。其次,诗人通过对声音的细腻描述,传达了对音乐美妙之处的深刻认识。最后,诗人通过对演奏者的描写,强调了音乐表演的艺术性和情感性,鼓励人们用心去感受音乐的美。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美学特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音乐艺术的重视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