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欠湘竹,岘亭非岘山。
休论真胜假,且幸冗偷闲。
眼底方尘外,栏干更树间。
哢禽如语我,剧暑未能还。

【注释】

湘水欠湘竹:湘江的竹子因为长在湘江边而显得格外茂盛。

岘亭非岘山:岘山的亭子不是真正的山,只是假借了岘山之名而已。

休论真胜假:别谈谁真谁假,这里用“真”来指代实际存在的山,用“假”来指代亭子。

且幸冗偷闲:暂且享受这种闲暇时光。

眼底方尘外:眼中看到的世界与尘世之外的景象相比。

栏干更树间:栏杆旁边还有树荫。

哢禽如语我:鸟儿鸣叫就像在对我说话。

剧暑未能还:酷热天气让我难以抽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会昌县湘江岸上的小岘亭中,与瑞金知县吴丞一起饮酒时写下的。诗中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趣,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烦扰的超脱。全诗以景入兴,借景抒情,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悠远。

首句“湘水欠湘竹”,写湘江边的竹子因为生长在湘江之畔而显得格外茂盛。这句诗既写出了自然环境的特点,又为下文铺垫了背景。次句“岘亭非岘山”,意思是说小岘亭并不是真实的山,而是借助了岘山之名。这里的“非”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场的看破,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三句“休论真胜假,且幸冗偷闲”,表明诗人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纷扰,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这里的“休论”和“且幸”都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中间四句则是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独特感受。他看到了眼前的美景,也看到了远处的树木,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这里的“眼底方尘外”和“栏干更树间”,都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所感受到的远离尘世、亲近自然的愉悦心情。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情感。诗人感叹自己无法摆脱酷暑的困扰,只能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这里的“哢禽如语我”和“剧暑未能还”,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同时,诗歌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悠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