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途无复古,吾道不宜今。
风月多饶舌,轩裳久死心。
家犹须五斗,命岂止千金。
有路可亲炙,那能入桂林。
宁都赵令君的译文:
世道没有复古,我的志向不适合在今天;风月多是非,官服已经厌倦了功名。
宁都赵令君的赏析:
曾丰(1149-1224),字吉父,号萧斋,江西宁都人,南宋文学家、诗人。其诗作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语言质朴自然,富有真情实感。此诗为《宁都赵令君贻贶五言四首意索余和不可虚辱如·江西穷处县》的第四首,通过描写宁都地区的风土人情,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感慨与个人境遇的思考。
“世途无复古,吾道不宜今”反映了曾丰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传统道德的坚守。他看到了时代变迁,社会风气的变化,而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却无法实现,这让他感到失望和无奈。然而,这种失落并没有使他放弃,而是更加坚定了他追求真理的决心。
“风月多饶舌,轩裳久死心”揭示了曾丰对名利看淡的态度。在他看来,风花雪月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而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修养和品质的提升。因此,他不愿意被外界的名利所诱惑,而是选择坚守内心的信念。
“家犹须五斗,命岂止千金”则表达了曾丰对家庭责任的认识。他认为,尽管自己可能遭遇困境,但家族的责任仍然不能忽视。他愿意为了家庭的幸福而努力奋斗,即使这意味着要承受更多的苦难。
“有路可亲炙,那能入桂林”则反映了曾丰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相信只要坚持自己的道路,就能够实现理想。即使前路艰难险阻,他也绝不畏惧,而是要勇敢地走下去。
这首诗通过描绘宁都地区的风土人情,表达了曾丰对时事的感慨与个人境遇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理想、家庭责任和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