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喜见沙山,俄藏叆叇间。
云非夺吾好,天固与人悭。
未遽清风起,何当旧观还。
峥嵘终莫掩,兹且听潺湲。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的内容整体感知,然后结合着重点词语理解诗歌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赏析诗歌的思想情感,最后分析诗人运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效果。
“先喜见沙山”一句的意思是:首先高兴地看见了沙山,“俄”字写出了喜悦之情,但随即又隐藏在茫茫云霭中。“叆叇间”意思是:笼罩着云雾之中。“天固与人悭”是说:天空也吝啬,不肯给人们留下什么美好的景色。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未遽清风起”一句的意思是:还没有立即出现清风时。“峥嵘终莫掩”意思是:最终也不能掩盖,“峥嵘”形容山势高峻突兀的样子,用在这里写出了沙山的高大雄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兹且听潺湲”意思是:暂且听听潺潺流水的声音吧。“兹”指代前面所写的自然景观,即沙山、清泉等。“潺湲”是泉水流动的声音。这句是说,虽然暂时不能看到美丽的沙山,但是听到泉水的潺潺声音也是一种享受,一种美的享受。
【答案】
示例:
先喜见沙山,俄藏叆叇间。
首句写诗人见到沙山的喜悦心情,但随即又隐藏在茫茫云霭之中;次句以反问句式写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第三句写诗人还未立即出现清风时的情景,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诗人乐观的精神;第四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沙山的高峻雄伟,同时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译文:
首先高兴地看见了沙山,很快又被云遮住了。云不是夺取了我欣赏美景的好心情,而上天本来就吝啬地不肯给人们留下什么美好的景色。没有立即出现清风时,何时才能再欣赏到沙山的美景呢?终究也不能掩盖它那巍峨壮观的形象,只能暂且倾听它的潺潺流水之声。
赏析:
此诗写于公元1325年(元文宗至顺二年)。诗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绘了一幅沙山的图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前四句写初遇沙山时的喜悦,后六句写初遇沙山时的情景,其中第三句用反问句式写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第四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沙山的高峻雄伟,同时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