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灵山总有缘,晓无逗霭晚无烟。
横眠吴楚中央地,高拄东南半壁天。
芝草本为人所上,水晶犹得气之偏。
山灵还有中原意,更为时生十数贤。
【注释】
灵山:指庐山。
三过灵山:三次经过庐山,即多次到庐山游览。
晓无逗霭:早晨没有云雾缭绕。
晚无烟:傍晚没有烟雾迷漫。
横眠吴楚中央地:庐山在吴地(今江苏)和楚地(今湖北)的中间。
高拄东南半壁天:庐山耸立在江南地区,如同一根柱子支撑着半个天幕。
水晶犹得气之偏:像水晶一样,还保留着某种特殊的灵气。
山灵:指庐山。
中原意:中原的意思,这里指中原文化。
为人所上:被人们所崇拜。
时生十数贤:时常有十数位才德出众的人出世。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是作者于元代至正年间游历庐山时所作。
首联两句写诗人多次到庐山游览,欣赏庐山风光。“晓无逗霭”四字,写出了清晨时分,庐山一片明朗、清新的景象;“晚无烟”三字,又写出了傍晚时分,庐山万籁俱寂、空明澄净的境界。
颔联两句写诗者站在庐山的中轴线上,俯瞰四周,发现庐山犹如一根巨柱,高耸入云,直插东南天空。
颈联两句写庐山具有一种独特的灵气,这种灵气足以使人们产生敬仰之情。而诗人认为,正是由于庐山的这种神奇之处,所以它才成为历代文人学士们争相赞美的胜地。
尾联两句以赞叹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无限热爱和崇敬。他认为,正是因为他曾经在庐山这块风水宝地上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才使他得以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他对庐山充满了感激之情。
诗人通过对庐山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这片山水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人生际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