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休叹去骎骎,只数今年且十旬。
稚绿已争欺旭暑,老红犹强护畸春。
水平似面因风皱,山远如眉得雨颦。
物态到前长是笑,不知物态总关身。

【注释】

春夏之交:指春季和夏季的交点。

骎骎:(快速)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稚绿:指春天刚长出的嫩绿色。

老红:指深红色。

面:这里指湖面。

眉:指山峰。

物态:指大自然万物的状态。

【译文】

春与夏交替之际,沿途看到的景象。

往年感叹时光飞逝,转眼又是一年了。

嫩绿刚刚胜过骄阳似火,老红依然顽强地抵御着寒冷的冬天。

水面像被风吹皱,山峦远望像被雨打皱。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它们的变化总是让人感到好笑。

不知是自然万物的变化在影响着我们,还是我们的心影响到了自然万物。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在旅途中,从春夏之交出发,一路向西,经过几个城市后,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作者在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诗人以敏锐的眼光观察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并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春夏之交沿途触目”,写诗人从春天来到夏日,一路上所见所感。“往年休叹去骎骎”,说过去的时间已过去了很多年,不必再感叹时光的流逝。“只数今年且十旬”则说今年的行程已经过去了十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也暗示了作者此行是为了游览名胜,而非匆匆过客。

颔联“稚绿已争欺旭暑,老红犹强护畸春”,描绘了春天景色的变化。“稚绿”,指春天刚长出的嫩绿色的植物;“老红”则是指深红色的花朵或者果实。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写出了春天里万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稚绿”象征着新生、生机勃勃,而“老红”则代表着成熟、坚强不屈。诗人用这两个词语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颈联“水平似面因风皱,山远如眉得雨颦”,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水”在这里指的是湖面,“山”指的是远处的山峰。“因风皱”形容湖面上的波浪被风吹起的样子;“得雨颦”则形容山上的云雾被雨水洗刷过后变得清晰的样子。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变化无常。

尾联“物态到前长是笑,不知物态总关身。”则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物态”,即自然万物的状态;“笑”,则是比喻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无论自然万物怎么变化,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它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考,即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这首诗采用了纪行的形式,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即人与自然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