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限华夷数十峰,秦王始凿始相逢。
劳民浪辟峤南国,失德徒成身后胸。
楚粤未争寻丈远,炎凉无复半分同。
宾鸿讳入严关去,吾策如今不似鸿。
兴安县位于广西,西南石峰秀丽挺拔。
天边有数十座华夷之峰,秦王始凿始相逢。
劳民开山劈岭南方国境,失德徒留身后空悲凉。
楚粤之间未争尺寸之地,炎凉世态难复半分同。
宾鸿避开严关飞往他乡,我今策马如今已不如鸿翔。
译文:
在兴安县的西南端,耸立着无数秀美的石峰。
天空中几十座山峰与华夷之巅遥相望,正是秦始皇首次凿山而建的始皇峰。
为了开发南方的疆土,百姓们挥汗如雨,辛勤劳作。
失去了道德准则的人们,只能在身后空留下悲哀。
楚国和越国之间的争斗从未超过一丈的距离,而炎凉的变化也不过是一瞬间。
宾鸿(即大雁)因害怕进入边境的严峻关卡而选择离开,而我如今却不再像那鸿鹄般自由翱翔。注释:
兴安县:指今天的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
石峰:指山峰上突出的岩石。
华夷:古代中原人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称谓。
始凿始相逢:指秦始皇第一次凿山建始皇峰,与周围的山峰相望。
劳民:劳苦百姓,百姓们辛勤劳作以开拓南方疆土。
峤南:指岭南地区,泛指南方的山区或边境。
失德:失去道德准则,此处指统治者失去了道德标准。
身后胸:比喻死后的遗恨。
楚粤:泛指楚国、越国等南方诸侯国。
炎凉:代指世事变迁,如天气一样变化无常。
半分同:半分相同,形容世事变化无常,难以捉摸。
严关:指边境上的关卡。
吾策:我的计划或想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通过描绘兴安县西南的石峰秀拔,引出了历史上秦朝时期秦始皇开凿始皇峰的历史事件。接着,诗人又通过描绘秦朝时期的劳民开山劈岭南方国境,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失去道德标准的批评。此外,诗中还通过描述楚粤之间未争尺寸之地,炎凉世态难复半分同等描写,揭示了世事变幻莫测,难以捉摸的特点。最后,诗人以宾鸿讳入严关去,吾策如今不似鸿翔来结束全篇,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无奈。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