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从来十五年,眼中仿佛旧山川。
砚材犹伏岩深处,已吐鹅溪素上烟。
注释:
入紫石硖一棹从来十五年,眼中仿佛旧山川。砚材犹伏岩深处,已吐鹅溪素上烟。
紫石峡是一处地名,位于江西九江境内的大洪山中,这里风景秀丽,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诗人自注:“余尝泛舟至紫石峡。”紫石峡的山水之美吸引了作者,他在这里停船驻足,久久不愿离去。
砚材犹伏岩深处,已吐鹅溪素上烟。
砚,即砚台,古人用来磨墨的工具。此处指砚台。伏,藏伏。素,白色的丝绸。上烟,即上云,指云雾缭绕。
这首诗是一首纪行诗,诗人在一次游览归来后写就。首二句写诗人来到紫石峡,停留了十五年,眼前所见景物宛如故地。三四两句写诗人回到自己的住处,打开砚台,发现里面有一块白绢,上面画着一幅山水图画,那画正是紫石峡的风光。
赏析:
诗人在紫石峡停泊舟楫,流连忘返地欣赏了这幽美的景色。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没有停留在这眼前的美景上,而是联想到自己多年来在异乡为客,漂泊不定的生活,以及故乡的山水和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心弦,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思归之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紫石峡的美景与故乡的山水进行了对比,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砚台上白绢上山水画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故乡山水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亲人朋友的牵挂之意。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美丽的自然景色,又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