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裓方袍振锡回,结茅萧寺远尘埃。
五峰日破朝云出,三谷花浮涧水来。
风散异香禅榻静,鸟窥清呗法筵开。
因过旧国枌榆地,松麈高谈喜暂陪。
【注释】
僧正:和尚。兰裓:指僧人的衣帽。方袍:僧人常穿的一种长衫,即袈裟。振锡:用锡杖敲打地面,表示行脚僧出发了。结茅:搭盖茅草屋。萧寺:寺庙。五峰:山峰名。朝云:早晨的云。三谷:山沟。涧水:小溪的水。异香:佛教徒认为修行者身上有一种特殊的香气。禅榻:和尚打坐用的矮凳。清呗:佛教中诵经的声音。因过:路过。枌榆地:地名,在今陕西宝鸡县东南。松麈:佛家用语,指拂尘,用以除尘。高谈:畅快的谈话。
【赏析】
《僧正倚大师庵居》是诗人经过宝鸡时所作。首句写和尚的衣着打扮;二、三句写和尚住的地方;四、五句写和尚在寺院的活动;六、七句写和尚在寺院的生活;八句写诗人自己与和尚相会的情景。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和尚的生活情况,从他的外表、住所,到他的日常生活和活动,最后写到他与诗人的相遇,都写得细致而具体。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人感到亲切。
这首诗的意境清新明净,格调高雅淡泊,表现了作者对佛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感悟。同时,诗歌也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