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尝自绝浮埃,山路辉光五马来。
春满人间不知主,谁言炉冶此中开?
诗句内容分析如下:
归云洞,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山亭之中,浮尘被一扫而光。山路的辉煌如同五匹骏马奔腾而来,春意盎然,人间仿佛沐浴在一片生机之中,但主者却不知晓。
- 关键词: 山亭, 浮埃 (尘埃) , 山路, 辉光, 五马, 春满人, 归云洞。
- 注释:
- “山亭”,指的是位于山中的亭台楼阁,通常用来休息或观赏山水美景。
- “浮埃”,指代飘浮在空中的微小颗粒,这里形容山中空气清新,没有一点尘埃。
- “山路”,描述山路蜿蜒曲折,如同五匹马奔腾不息,展现了山路的壮观和崎岖不平。
- “辉光”,形容阳光照射在五匹马身上,形成耀眼的光芒。
- “五马”,象征尊贵和权力,可能是指皇家或贵族的队伍前来。
- “春满人间”,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人间,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 “不知主”,表示人们对于这自然之美浑然不觉,没有人能够察觉这份美好。
译文:
山亭曾经自绝于尘世繁华,山路之上,阳光照耀下犹如五匹骏马奔腾而过。春天的气息弥漫人间,却无人知晓这自然的恩惠与美丽。谁能说炉冶之术在此地得以展现呢?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归云洞的独特风光和它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归云洞的美丽与神秘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山亭尝自绝浮埃”表明作者曾经试图摆脱尘世的纷扰,寻找一处静谧之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接着,“山路辉光五马来”描绘了山间的景色,阳光下的山路如同五匹骏马奔腾,形象生动。最后两句“春满人间不知主,谁言炉冶此中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赞叹以及对人类无知的讽刺,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哲理,即真正的宝藏往往不是被看见的金银财宝,而是像归云洞这样自然赋予的美丽。
曾巩的《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归云洞》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一首富含哲理的作品。诗中的每个字词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启发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宁静,感受生活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