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舟溯河西北行,日夜似与河流争。
不知汹汹竟何为,怒意彼此何时平。
但疑天地送秋至,恶雨疾风相触声。
我病入寒饶睡思,归梦正美还遭惊。
东南水乡我所住,杨花散时春水生。
湖江渺邈不见岸,汩汩自流无可憎。
石泉百丈落山觜,此纵有声清可听。
莫如此水极凶骜,土木暂触还轰轰。
吁嗟造化何厚薄,恶物受禀无由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沿河旅行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感叹。

首句“客舟溯河西北行,日夜似与河流争。”诗人乘坐的小船在逆水而行,日夜与河流争夺着前进的方向。这句诗通过描绘船与河的争斗,展现了河流的力量和方向感。

二句“不知汹汹竟何为,怒意彼此何时平。”诗人对于河水的汹涌澎湃感到困惑,不知道它究竟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平息愤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不解。

三句“但疑天地送秋至,恶雨疾风相触声。”诗人怀疑是天地间的秋意将到来,恶雨疾风相互冲击发出的声响。这句诗通过描绘天气的变化,展现了秋天的气息和风雨的威力。

四句“我病入寒饶睡思,归梦正美还遭惊。”诗人因为生病而感到寒冷,加上困倦的情绪,使得他更易产生睡意。然而,正当他沉浸在美好的梦中时,却被突然的风雨惊醒。这句诗通过描绘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五句“东南水乡我所住,杨花散时春水生。”诗人居住在东南的水乡,每到春天,杨花飘落的时候,河水就会变得清澈起来。这句诗通过描绘家乡的风景,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怀念。

六句“湖江渺邈不见岸,汩汩自流无可憎。”诗人站在湖边,远远望去,看不到岸边的景象,只能看到湖水在流动。这句诗通过描绘湖边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七句“石泉百丈落山觜,此纵有声清可听。”诗人发现山间有一处石泉,水流从高处落下,声音清脆悦耳。这句诗通过描绘石泉的景致,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八句“莫如此水极凶骜,土木暂触还轰轰。”诗人认为这水非常凶猛,即使是土木触碰到它也会发出巨大的声响。这句诗通过描绘水的凶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尾句“吁嗟造化何厚薄,恶物受禀无由更。”诗人感叹造化为何会厚此薄彼,让恶物得以存在。这句诗通过表达诗人的思考,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的深入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