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公缀文辞,笔力乃天授。
并驱六经中,独立千载后。
谓为学可及,不觉惊缩手。
如天有日月,厥耀无与偶。
当之万象莹,所照百怪走。
此其自然光,万物安得有?
其人虽已殁,其气著星斗。
穷天破大惑,更觉功业久。
其馀施诸小,未负风义厚。
当身止自善,所遇时则不。
致官九列齐,此理嗟亦苟。
去就惟用舍,士固无常守。
孔孟非其称,斗禄应未取。
惜哉天下才,甘受外物诱。
【注释】
- 韩公:指韩愈。韩愈曾做过工部尚书,故称他为“韩公”。
- 缀文辞:缀集文章辞句。
- 笔力:指文章的气势和力量。
- 六经: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
- 独立千载后:意谓自己的观点在千年之后依然有其价值。
- 惊缩手:害怕自己的意见被否定。
- 日月:喻指光明。
- 万象:万物。
- 自然光:指天赋的才华或天资。
- 百怪走:各种怪异的东西都消失了。
- 当之:比照。
- 穷天破大惑:穷极天下之理,破解了最大的困惑。
- 功业久:功绩长久。
- 施诸小:在小事上有所作为。
- 不负风义厚:不亏欠于人道义。
- 自善:自身修养好。
- 所遇时则不:遇到时机就行动,不等待机会。
- 致官九列齐:升到九品以上的官员行列中。
- 此理嗟亦苟:这道理也不过是侥幸罢了。
- 用舍:取舍,决定做还是不做。
- 士固无常守:做学问的人本来就没有固定的追求。
- 非其称:与孔子、孟子不相称。
- 斗禄应未取:斗禄,指争斗功名富贵,是古代的一种陋习。
- 惜哉天下才:可惜天下的才子啊!
【赏析】
这是韩愈五首杂诗的第二首。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以载道,提倡“文道合一”,强调文章要有益于世道人心;他还主张文风要创新,反对陈词滥调。韩愈的散文,气势磅礴,风格雄奇,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赞美韩愈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日月经天,光照千秋。韩愈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很高,他的散文雄健奔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韩愈的古文,语言简练,论事透辟,立论明确,逻辑严密,富有说服力,对后来的散文创作有很大影响。
韩愈的散文,不仅在内容上有其独到之处,其形式也有独到之处。他的作品多用排比句,这种句式,使文章显得气势磅礴,音韵铿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韩愈的这种写法,对以后的骈文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四句是说韩愈的文章,虽然高深莫测,但并不令人望而生畏。韩愈的文章,虽气势恢宏,却平易近人。韩愈在文章中常用比喻来阐明观点,如“如天有日月,厥耀无与偶”一句,就是运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文章要有独创性。同时,韩愈还善于运用排比句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此其自然光,万物安得有?”等句就是用排比句法来加强文章的表现效果。
第五六句是对前四句的进一步发挥。韩愈认为,即使是圣人也不能超越时代的限制,而只能顺应时代的需求。因此,他主张在处理问题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策,而不能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式或观念。
第七八句则是韩愈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的概括。他认为自己在学术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仍然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不轻易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此外,韩愈还强调在处理问题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而不是盲目地跟随他人的做法。
第九十句则是指那些在小事上有所作为的人。韩愈认为这些人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成就,但实际上他们也有自己的贡献和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这些人的努力和付出,不要轻易地否定他们的贡献。
最后三句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韩愈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不要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自己的才能和机遇,不要让自己白白浪费了。
这首诗通过对韩愈的赞美和对其作品的评论,表达了作者对韩愈的高度敬仰和对他作品的高度评价。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韩愈的文学思想和价值观,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和学习他的思想和文化背景的宝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