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中妙言语,洪涛泻词源。
向来群玉府,垂上紫微垣。
佐郡沧海傍,凭轩望朝暾。
便欲乘轻车,长啸登昆仑。
兹楼何缥缈,千岩霭云屯。
空庭百吏散,博山炷微薰。
重寻羡门辈,仙事渺无垠。
何知对妙高,举手招德云。
译文:
治中妙言语,洪涛泻词源。
向来群玉府,垂上紫微垣。
佐郡沧海傍,凭轩望朝暾。
便欲乘轻车,长啸登昆仑。
兹楼何缥缈,千岩霭云屯。
空庭百吏散,博山炷微薰。
重寻羡门辈,仙事渺无垠。
何知对妙高,举手招德云。
注释:
- 治中:官职名,指地方行政长官。
- 妙言语:形容言辞巧妙、优美。
- 洪涛泻词源:比喻言辞如洪水般滔滔不绝,源源不断。
- 群玉府: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借指朝廷。
- 垂上紫微垣:意指官职高升,直上朝廷。
- 沧海傍:大海旁边,这里指代边远之地。
- 朝暾:朝阳初升时发出的阳光。
- 轻车:轻便的车,这里指快速行驶的车马。
- 昆仑:神话中的一座大山,常用来象征仙境。
- 缥缈:形容楼阁等建筑高远而虚幻,难以捉摸。
- 云屯:云雾聚集,形容景色壮观。
- 空庭百吏散:庭院空旷,官员们已经离开。
- 博山炷微薰:用香炉中的微烟象征香气四溢。
- 羡门辈: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这里指那些追求仙道的人。
- 妙高:极高之处,也常用来指仙境。
- 德云:美德之云,指美好的品德或道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深刻感受和独到见解。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修辞,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首联“治中妙言语,洪涛泻词源。”以治中(地方行政长官)的言辞为切入点,形容其言辞如同洪涛一般滔滔不绝,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这一比喻既展示了诗人对于治理者的赞美,也暗示了其言辞的深远意义和影响力。
颔联“向来群玉府,垂上紫微垣。”则转向了更为崇高的意境。群玉府象征着神仙居住的天堂,而紫微垣则是帝王的居所。诗人将这两者相提并论,寓意着自己渴望能够像神仙一样超脱尘世,同时也希望在仕途上能够得到更高的提升。
颈联“佐郡沧海傍,凭轩望朝暾。”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身处边远之地,却心向朝廷的情景。沧海傍象征着边远之地,而朝暾则是早晨的太阳,这里的“朝”字既代表了时间,又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尾联“便欲乘轻车,长啸登昆仑。”则是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一种具体展现。乘轻车、长啸登上昆仑山,这些动作都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现实的渴望和对于美好境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兹楼何缥缈,千岩霭云屯。”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兹楼(此处的楼)被描绘得如此高远而神秘,周围群山环绕,云雾缭绕,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既是对前文所描述的山水美景的再次强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境界的无限向往。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