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睢阳后,风霜十五年。
劳生俱老矣,流涕独潸然。
丹井秋来就,心灯夜半传。
定应真不死,归卧白云边。

一别睢阳后,风霜十五年。

劳生俱老矣,流涕独潸然。

诗句释义:

  1. 一别睢阳后,风霜十五年。
  • “一别”表示最后一次分别,”睢阳”是地名,可能是指离别的地点。”十五年”指的是从那次分别到现在的时间长度。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睢阳(可能指他曾经工作或生活的地方)的告别,以及这十五年来的漫长岁月。
  1. 劳生俱老矣,流涕独潸然。
  • “劳生”意味着辛勤的生活或劳动,”俱老矣”表示所有人或事物都已经到了老年。”潸然”形容泪水流下的样子。
  •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认为自己和周围的人都已年老体衰,而自己独自流泪。
  1. 丹井秋来就,心灯夜半传。
  • “丹井”可能是指用红土制成的井或者某种珍贵的井,用来泡茶。”秋来就”表示到了秋天,井水就变甜了。
  • “心灯夜半传”中的”心灯”可能是指内心的光芒或智慧,”夜半传”表示在深夜传递或显现出来。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场景,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自己内心的平和。
  1. 定应真不死,归卧白云边。
  • “定应”是一种肯定的语气,表示相信或者确定。”真不死”表示真实、永恒的生命。
  • “归卧白云边”中的”归卧”可能是指回归自然,”白云边”可能是指远离尘世的地方或境界。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永恒生命的向往,希望即使身体死亡,也能像白云一样自由地飞翔在天空中。

赏析:
这首诗是李伯纪为丞相挽诗所作,通过对离别、衰老、生命和自然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诗句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给人以深深的启示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