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徜徉得至游,高情不与世情谋。
羲和叱驭日逾永,猿鹤寻盟山更幽。
踽踽凉凉还自哂,休休莫莫复何求。
应门稚子非无意,客至萧萧已百忧。
这首诗是诗人在韦氏独乐堂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林下徜徉得至游”描述了诗人在树林中悠然自得地游玩的情景。这里的“徜徉”意味着悠闲自在地漫步,而“游”则表示游览或游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平静与自由的感觉。
“高情不与世情谋”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感境界。这里的“高情”指的是高尚的情感或情操,而“世情”则指世俗之情。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淡漠态度,以及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第三句“羲和叱驭日逾永”,描绘了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景象。在这里,“羲和”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他掌管着太阳的运动;“叱驭”则是指太阳神驾驭着太阳车飞驰而过的情景。这句诗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壮丽景象。
第四句“猿鹤寻盟山更幽”,表现了猿猴和仙鹤在山林间寻找它们的同盟或伙伴的情景。这里的“山”指的是深山或幽静的山林,而“寻盟”则是指寻找共同的目标或伙伴。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山林中自然生灵的观察和感慨。
第五句“踽踽凉凉还自哂”,描写了孤独行走时自我嘲笑的情景。这里的“踽踽凉凉”形容诗人独自行走时的孤单寂寞;“还自哂”则是说诗人对自己的处境感到自嘲。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第六句“休休莫莫复何求”,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与超然追求。这里的“休休莫莫”可以理解为对世事的淡然处世态度;而“复何求”则是说不再有什么追求或欲望。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名利等世俗追求的超脱与淡泊。
“应门稚子非无意,客至萧萧已百忧”描述了门口的小孩对客人的到来并不在意,但当客人到访时却带来了许多忧虑。这里的“应门稚子”指的是门口的孩子,而“萧萧”则是一种声音,象征着繁忙或喧嚣。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担忧和不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