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清颍一茅庐,魂梦长怀与子居。
五里桥西杨柳路,至今车马往来疏。
注释:
在颍昌寄中立:在颍昌郡寄下。颍昌,地名,在今河南许昌一带。寄立,寄居,隐居。
萧条清颍一茅庐:清颍,指颍河的清流,这里借指隐居之地。茅庐,简陋的屋子,这里指诗人的茅屋。
魂梦长怀与子居:魂梦,指梦中的情景。与子居,和你们一同住在这里。
五里桥西杨柳路:五里桥,位于颍河上,是颍昌通往洛阳的重要桥梁。杨柳路,指桥边杨柳树成行的街道。
至今车马往来疏:至今,直到现在。车马,指来往的车辆和马匹。往来疏,往来稀疏。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生活的诗。诗中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第一句“萧条清颍一茅庐”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清新脱俗的画面。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自己的茅屋所在之地——颍河之畔。这里的“清颍”既是自然景观,也是诗人心境的象征。
第二句“魂梦长怀与子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他用“魂梦长怀”这一生动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与隐者同住的生活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源于他对隐居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现实的无奈。
第三句“五里桥西杨柳路”则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之中。五里桥西的杨柳路,是颍昌通往洛阳的重要交通要道。这里绿树如荫、鸟语花香,是诗人隐居生活的理想场所。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发展,昔日的车马喧嚣逐渐远去,如今只剩下了稀疏的人烟和静谧的氛围。
最后一句“至今车马往来疏”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用“至今车马往来疏”这一对比手法,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热闹繁华景象的怀念以及对现在清静淡泊生活的感慨。这种感慨不仅源于对过去的怀念,更源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以清新的语言、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致远、清新脱俗的隐居生活画面。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对现实生活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社会变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引发人们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