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饧箫咽纸鸢飞,愁思惊随节物来。
誓墓可能同逸少,操音谁复悯钟仪。
松楸此日空瞻望,桃李当年奉宴嬉。
投老与公同一恨,凄风撩乱我心哀。
注释: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寒食节习俗有吃冷食、插柳、踏青等,这天禁火,以纪念晋国介子推。
卖饧:卖糖稀。饧是麦芽糖。
箫咽:笛声悠扬,如同哽咽。
纸鸢飞:风筝在空中飞舞。
誓墓可能同逸少:指诸葛亮和陶渊明。
操音谁复悯钟仪:典出《三国志·魏志》记载钟仪被俘,司马文王问他的家乡在何处。他回答“淮南”。钟仪说:“闻君当治淮南,故以名相告。”司马文王说:“君可知我当迁鼎乎?”钟仪曰:“知之。”司马文王问其故,钟仪回答说:“淮南,音翻。司马文王大笑,于是钟仪被迁至洛阳。后来司马文王又把钟仪召回,问他何以知道要迁都到洛阳,钟仪回答:“闻君当移鼎,故知。”司马文王说:“何乃大疑而无所措耶!”钟仪答:“不然!‘郢人食之,不能知味;舍之,又不能知馨香’。”后因以为典故。司马文王即魏文帝曹丕。操音,指司马文王。
松楸:松木和楸树,皆为丧礼所用。此指坟墓。
桃李:桃花李花,都是春末夏初盛开的花。桃李喻人之美名。
投老:年老时。
凄风撩乱:形容风雨交加,天气阴沉。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寒食节的描写。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相传是为晋代忠臣介子推所设,这一天禁止生火、燃烛,只能吃冷的食物。诗人通过卖糖稀的人吹箫,风筝在天空中飘动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逝去时光和人事的感怀。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亡友的怀念之情。最后两联,则是诗人对自己年老时的孤独和凄凉的感叹。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诗人通过对寒食节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