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耳惊闻古曲弹,地行元不慕仙官。
方看凤穴将雏上,已悟羊肠涉世难。
蚁梦未酣谁唤醒,鱼游自乐与谁观。
不妨散策三岩路,听彻松风度百滩。

【注释】

俚耳:粗俗的耳朵。古曲:古代乐曲。方:正。蚁梦:像蚂蚁梦一样,比喻渺小如蚁。鱼游自乐:如同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泳,比喻无拘无束。三岩路:指三座山的洞穴。松风、度百滩:形容松树的风声和水声。

【译文】

听到这古琴声,不禁让人惊讶,它不是用脚走,而是在地上行走。刚看到凤凰巢穴里的雏鸟刚刚出来,已经领悟到人生道路艰难难行。像蚂蚁做梦那样,谁会把你从梦中唤醒?只有自由自在的鱼儿才会欣赏你的舞姿。不必再散着步子去游览三座山的洞穴,只消倾听那从松林中传来的风声和流水声。

【赏析】

《题史伯谦挂冠图》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描绘一幅画卷,表达他对友人史伯谦脱官归隐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种种感慨,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一句“俚耳惊闻古曲弹,地行元不慕仙官”,以“俚耳”二字起头,既表明了诗人对史君的敬意,又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他并不看重世俗的功名利禄。接着两句“方看凤穴将雏上,已悟羊肠涉世难”是对画面的进一步描绘,意在说明史君虽然脱官隐居,但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最后两句“蚁梦未酣谁唤醒,鱼游自乐与谁观”则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史君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第二联“蚁梦未酣谁唤醒?鱼游自乐与谁观”则是诗人对画面的具体描绘,意在表现史君的生活状态。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谁唤醒”、“与谁观”等词语,既表现了史君生活的悠闲自在,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第三联“不妨散策三岩路,听彻松风度百滩”则是诗人对整个画面的高度概括,意在表达他对史君的赞颂之情。在这里,诗人运用了“三岩路”、“松风”、“度百滩”等意象,既表现出史君的生活情趣,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仕途的超然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