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屋三间俯近郊,溪流如练绕兰皋。
聊同彭泽归栽菊,肯向玄都问种桃。
别久心情浑漫浪,相看须发转萧骚。
只因旧学荒尤甚,政藉谈馀为栉薅。

【注释】

①“溪亭”:即“溪山亭”。②“三间屋”:指简陋的房屋。③“兰皋”:水草丛生的沼泽。④“彭泽”:《晋书·陶潜传》:陶渊明曾任彭泽郡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权贵,辞官归隐田园。⑤“玄都”:《庄子·大宗师》:“彭祖之犹能若是乎?自以德高而异于众也。”⑥“荒尤”:荒废。⑦“政”:语助词。⑧“栉薅(huáo)”——用农具整理田地。

【译文】

借屋三间俯近郊,溪流如练绕兰皋。

聊同彭泽归栽菊,肯向玄都问种桃?

别久心情浑漫浪,相看须发转萧骚。

只因旧学荒尤甚,政藉谈余为栉薅。

【赏析】

《溪亭春日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晚年的作品。这两首诗作成于上元元年(760)春天,当时杜甫已经58岁。他离开成都草堂后,在夔州住了两年多,最后又回到成都定居,直到这一年去世。这首诗是他晚年在成都草堂时所作。《唐史稿》本传记记载说,杜甫这时已年迈,身体多病,但仍然关心国事,经常与朋友谈论天下大事,还写下了不少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的疾苦的诗篇。

第一首写春景,第二首写对友人的怀念,全诗感情真挚,语言平易。

开头两句:“借屋三间俯近郊,溪流如练绕兰皋。”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当年草堂的周围环境。“俯近郊”,是俯瞰郊外;“兰皋”,是水边的长着香草的地方,这里泛指草堂附近。从这句诗里可以看出诗人当年住的地方很宽敞、优美。“溪流如练绕兰皋”一句,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草堂四周的景色。水流清澈明亮,宛如一条白练,环绕着长着香草的水边。

第三句:“聊同彭泽归栽菊,肯向玄都问种桃?”这里的“彭泽”,是指东晋名士陶渊明,他曾辞官回家,躬耕田园,所以后人称他为“彭泽先生”、“陶彭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闲来无事,就仿效陶渊明的样子,回家种菊花,不向权贵献媚,去种桃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思想。

第四、第五、六、七四句:这三句写的是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谈话内容,也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别久心情浑漫浪”,这一句是说自从与老朋友分别以后,我的心情就变得十分浮躁。“漫浪”,形容心绪不宁,心神不安定的样子。“相看须发转萧骚”,这一句的意思是:我们相互凝视,看着对方的白发渐生,不禁感慨万分。“萧骚”,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只因旧学荒尤甚,政藉谈余为栉薅”,这一句意思是:只因为过去所学的学问荒疏得很,才不得不借聊天打发时间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政”,语助词。“栉(zhì)薅(háo),用锄头等农具整理田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因为过去所学的学问荒疏得很,才不得不借聊天打发时间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与友人的交谈,表现了他淡泊名利、回归田园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