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五日恶风雨,知我欲行舒小晴。
渺渺云沙连恨远,冥冥烟树唤愁生。
上牢下牢险入梦,东瀼西瀼诗有声。
同是天涯更分手,销魂风月与谁平。
沙津连日风雨阻行舟发即晴寄李成之江陵五日恶风雨,知我欲行舒小晴。
渺渺云沙连恨远,冥冥烟树唤愁生。
上牢下牢险入梦,东瀼西瀼诗有声。
同是天涯更分手,销魂风月与谁平。
译文:
江陵五天的恶劣天气阻挡了出行,知道你想要出发,却迎来了短暂的晴朗天气。
连绵不断的云雾和沙地让人感到遗憾,远处的烟树唤起了我的忧愁。
上牢、下牢都危险地进入梦境,东瀼、西瀼都有诗歌回响。
同样是天涯路远,我们不得不分开,让我心如刀绞,这美景谁来欣赏?
注释:
- 沙津:地名。
- 五日:五天。
- 恶风雨:天气恶劣。
- 知我欲行舒小晴:知道我想走,却迎来了短暂的晴朗。
- 渺渺云沙:绵延不绝的云海和沙地。
- 冥冥烟树:模糊不清的烟树。
- 上牢下牢:指上牢、下牢,都是古时驿站名。
- 东瀼西瀼:指东瀼、西瀼,都是古代水陆要道上的驿站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短章,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发离别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情感。
首句“江陵五日恶风雨,知我欲行舒小晴”描述了江陵连续五天的恶劣天气,但诗人得知自己将要出行,心中不禁有些欣喜。然而,美好的景色并没有持续很久,“渺渺云沙连恨远,冥冥烟树唤愁生。”诗人又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这里的“云沙”和“烟树”既表现了江陵的地理环境,也隐喻了诗人的心情。诗人在旅途中,不仅面临着恶劣的天气,还面临着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诗人用“上牢下牢险入梦,东瀼西瀼诗有声”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自己能够像“上牢”、“下牢”一样,顺利地进入梦乡,而“东瀼西瀼”则成为了他在梦中吟咏的对象,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这里的“上牢”、“下牢”和“东瀼西瀼”既是地名,也是诗人心中的寄托所在。
最后一句“同是天涯更分手,销魂风月与谁平”则是整首诗歌的总结。诗人感叹自己和友人虽然身处天涯海角,却不得不分开,这让诗人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无奈。他希望有人能够陪伴在他身边,与他共同欣赏这美景,但他却不知道该向谁倾诉这份痛苦。这里的“销魂风月”既是对美景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