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笋岩头烂熳游,异闻要验佛低头。
却教古佛低头笑,笑杀痴人枉刻舟。
【注】石笋岩头,指岩石上生有形似笋的石头。
烂熳游:形容游玩时兴之所至,畅游无阻。
异闻要验:意谓奇特的传闻需要验证。
佛低头:即佛礼敬。
却教古佛低头笑:意谓反而让古佛因人愚弄而露出笑容。
痴人枉刻舟:《庄子·外物》篇:“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后用“枉刻舟”比喻做事太拘泥,不知变通。此处借喻那些愚蠢的人不懂得随遇而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山中游览时,偶遇古寺僧人,受到热情款待并留宿一晚之后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以轻松欢快的语言,赞美了寺院僧人的淳朴善良,同时也讽刺了那些愚昧无知、不懂随遇而安的俗人。
首句写诗人游览洞门时的愉快心情。石笋岩头,是指岩石上生长着形状像笋一样的石块。烂熳游,形容游玩时兴之所至,畅游无阻。这里,诗人描绘了一幅山中景色秀丽、游人如织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次句写诗人听到有关古佛的故事而产生的好奇心。异闻要验,意谓奇特的传闻需要验证。这里的“异闻”,是指人们耳熟能详但未必可信的传说故事。诗人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好奇与探寻,进一步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三句写诗人在寺庙中看到的景象。佛低头,指的是佛教徒在礼拜佛像时,必须低头以示敬意。这里,诗人通过描述这一场景,传达出对寺庙僧人的热情好客以及他们对佛法的虔诚信仰的赞美之情。
末句写僧人对俗人的行为表示不屑一顾。却教古佛低头笑,笑杀痴人枉刻舟,意谓反而让古佛因人愚弄而露出笑容。这里的“痴人”指的是那些愚蠢的人不懂得随遇而安,不懂得变通。诗人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那些愚蠢之人的不屑与讽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变化莫测的认识与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