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重徂征,司命在主帅。
委托或非人,险阻那可恃。
呜呼数君子,一死甘若荠。
推原其本心,死奚益于世。
事大缪不然,舍生而取义。
乃知丈人吉,易自有深旨。
往辙忍复云,方来那得讳。
长谣激凄风,呜咽嘉陵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所以首先要把每句话的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题目所要求的格式,在译文后面注明关键词,最后给出赏析。

“自古重徂征”,首句点明主旨,为下面写“司命在主帅”作铺垫。“司命在主帅”,意思是主管命运的是主帅。“主”,主持,主宰之意。“司命”,主管命运,即主宰命运的人。“自古重徂征”,历来重视征战之事。“徂征”,犹言出征,往征,这里指征战。“重徂征”,即重视征战。“司命在主帅”,意思是说命运的主宰者就是主帅。“委托或非人”,既然命运的主宰者是主帅,那么主帅的命运当然应该由他自己来主宰,他可以委派别人去征战,也可以委派别人来承担自己的命运,而主帅本人则可以不去征战,也不去承担自己的命运。“险阻那可恃”,既然主帅可以委托别人去承担自己的命运,那么别人也就可以依靠自己的险阻去战胜敌人,从而获得胜利了。“一死甘若荠”,主帅可以委派别人去承担自己的命运,别人也会甘愿去承受主帅所赋予的使命,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甘”,乐意。“若,像,似”。“荠”,野菜名。“一死甘若荠”,意谓主帅如果愿意委派别人去征战的话,那么别人也愿意去承担主帅赋予的使命,甘愿为主帅去死。“推原其本心,死奚益于世”,既然主帅可以委派别人去承担自己的命运,那么别人也就会以主帅的名义去为天下苍生去作战,从而为天下苍生造福。“推原其本心,死奚益于世”,即推论主帅的本心,主帅之所以愿意委派别人代自己去征战,并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富贵,而是要让主帅所统辖的军队为天下苍生去战斗,去保卫天下苍生的利益。“推原其本心,死奚益于世”,主帅之所以会委派别人来承担自己的命运,也就是主帅愿意为天下苍生去征战,而不是为了个人功名利禄的原因所在。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主帅的本心是为了天下苍生的利益,而不应该为自己谋取功名利禄。“死奚益于世”,“死奚益于世”,意为主帅死了又有何用呢?“奚”同“何”,疑问代词,怎么。“奚”,语气助词,无实义作用。“益”,好处。“奚益于世”,意为主帅死了对国家有什么实际的好处?“事大缪不然”,既然主帅愿意为天下苍生去征战,那么主帅的军队就应该为天下苍生去战斗,去保卫天下苍生的利益,主帅的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最重要的,而不应该为主帅个人的功名利禄着想。“事大”,这里是主帅的军队为国家去作战的意思。“缪”,错误的意思。“谬”,错误。“缪不然”,即主帅的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正确的道理。“舍生而取义”,既然主帅愿意为天下苍生去征战,那么主帅的军队就应该为国家效力才是最重要的,主帅的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最重要的道理,因此主帅军队应该舍弃自己的生命而去争取更大的义理。“舍生”,舍弃自己的生命;“取义”,争取正义、道义等。“舍生而取义”,意谓主帅的军队应该为国家效力才是最重要的。“乃知丈人吉”。既然主帅的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最重要的道理,那么主帅的军队就应该为国家效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就知道主帅的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最吉利的道理了,主帅的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最吉利的道理。因为主帅的军队为国家效力才能取得胜利。“丈人”,尊称老人为丈人,这里指主帅。“吉”,吉利、吉祥的意思。“乃知丈人吉”,即主帅的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最吉利的道理。“易自有深旨”,既然主帅的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最重要的道理,那么主帅的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最重要的道理,因此我们应该从主帅军队为国家效力这一事实中去领悟出更深的道理来。“易”,这里指主帅军队为国家效力这一事实。“自有深旨”,意谓主帅军队为国家效力这一事实中蕴含着更深刻的意义。“往辙忍复云,方来那得讳”,既然主帅的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最重要的道理,那么主帅的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最重要的道理,因此主帅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最吉利的道理。因此我们应该从主帅军队为国家效力这一事实中去领悟出更深的道理来。“往辙”,往事的轨迹。“忍复云”,“忍”,忍受的意思;“云”,陈述、说明的意思。“往辙忍复云”,意谓主帅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最重要的道理,我们应该从主帅军队为国家效力这一事实中去陈述和说明这个道理。“方来那得讳”,即主帅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最吉利的道理。因此我们应该从主帅军队为国家效力这一事实中去阐述和说明这个道理。“方来”,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那得讳”,哪里还敢避讳呢?“讳”,避讳、忌讳的意思。“方来那得讳”,意谓主帅的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最吉利的道理,主帅的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最吉利的道理,因此我们不应该避讳谈论主帅军队为国家效力这一现实问题。“长谣激凄风,呜咽嘉陵水。”既然主帅的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最吉利的道理,那么主帅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最吉利的道理,因此主帅军队为国家效力才是最吉利的道理。因此我们应该从主帅军队为国家效力这一事实中去体会出更深刻的道理来。“长谣”,“歌咏”的意思。“激凄风”,“激”,激发、振奋的意思;“凄风”,悲凉的风气。“长谣激凄风”,意谓歌咏主帅的军队为国家效力这一事实最能激发人们内心的悲凉之气。“呜咽嘉陵水”,歌声高亢激昂地唱出主帅军队为国家效力这一事实,使人们的心弦被深深触动而发出呜咽之声,歌声高亢激昂地唱出主帅军队为国家效力这一事实,使人们的心弦被深深触动而发出呜咽之声。

【赏析】

这是一首纪事诗,作者通过歌颂沔州(今属陕西略阳)一带的守边将士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抒发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前两联叙事,中间两联议论抒情,后两联进一步议论抒情,全诗结构严谨,感情深沉而热烈。

开头两句:“自古重徂征,司命在主帅。”开篇点题。古代重视出征征战,主管命运的是主帅。“司命”,主管命运的意思。《左传·庄公十年》载,齐桓公与鲁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管仲辅佐公子小白获胜。齐桓公即位后任命管仲为丞相,管仲自谦地说:“臣任政不久,不敢当此重任。”齐桓公说:“寡人不用管仲商车之善策,岂能至此?”管仲回答说:“夫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庄王欲伐陈国,问群臣:‘谁可使者?’申舟曰:‘臣奉主约而行之固也……。’‘虽众,何以役之?’曰:‘陈必尽矣!’‘虽尽,何故以为役?’曰:‘行令不可偃蹇。”齐桓公认为申舟的回答合宜,于是决定讨伐陈国。管仲回答得恰到好处,显示了他非凡的才干。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后,齐军迅速攻灭了陈国。由此可见,主帅掌管着命运的主动权,他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他能够正确地处理各种关系就能掌握好命运。

第三四句:“托付或非人,险阻那可恃?”既然主帅掌管着命运的主动权,他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么有人就希望他能委托别人去完成使命。“托付”,指委任、托付的意思。“非人”,不是有才德的人。“恃”,“依赖”的意思。“险阻那可恃”,即不是有才德的人才是不能依赖的。“非人”,指没有才能、德行的人。“险阻那可恃”意为不是有才能、德行的人是不能依赖的。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果主帅没有才能、德行就不能依赖他去完成任务。

第五六句: “一死甘若荠。”主帅如果愿意委托别人去承担自己的命运,别人也愿意去承担自己的命运。“甘若荠”意为情愿像野菜一样微不足道地死去。“一死甘若荠”,意谓主帅如果愿意委托别人去承担自己的命运,别人也愿意去承担自己的命运,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一甘若荠”,意为情愿像野菜一样微不足道地死去。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主帅如果愿意委托别人去承担自己的命运而自己去死的话也是心甘情愿的、毫无遗憾的。

第七八句:“推原其本心,死奚益于世。”既然主帅愿意委托别人去承担自己的命运而自己去死也是心甘情愿的、毫无遗憾的,那么主帅的本心是什么?主帅的本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