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盘周鼎愧君古人以相期,瓠壶呺然问字无一奇。
试烹苦茗能来与我共商略,功名儿戏可须千字淮西碑。

这首诗是谢枋得为赵立之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赵立之(1267年—1342年),字子昂,号云台山人,信州广丰(今江西广丰)人。南宋末年,元朝大军南侵。赵立之组织义军,与元兵激战,不幸战死疆场。谢枋得写《谢新胥口监征赵立之作》来纪念他,表达了自己对赵的崇敬和怀念。

下面是逐句释义:

谢新胥口监征赵立之
殷盘周鼎愧君古人以相期,瓠壶呺然问字无一奇。
试烹苦茗能来与我共商略,功名儿戏可须千字淮西碑。

译文:
我谢枋得来到新的胥口监征赵立之,感到无比惭愧因为我无法与古代的贤者相提并论。
你问问题时好像瓠壶一样呺然有声,但我对你提的问题都一一回答了。
虽然我们只能共同品茶、讨论一些琐碎的事情,但我想告诉你,功名就像儿戏一般容易取得。

注释:

  1. 殷盘周鼎:比喻古时候的贵重器物,这里用来表示古代贤者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地位。
  2. 瓠壶呺然:形容赵立之问问题的声音,好像是瓠壶发出的声音。
  3. 苦茗:指泡制的茶叶味道苦而香醇的茶。
  4. 淮西碑:指的是宋代诗人苏东坡所书的《赤壁怀古》碑文,苏东坡在碑文中表达了他对赤壁之战的历史感慨和对周瑜英勇事迹的赞美。
  5. 功名儿戏:指功名利禄如同儿戏一般容易获得,是一种讽刺的说法。

赏析:
这首诗通过谢枋得对赵立之的追忆和评价,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谢枋得用“殷盘周鼎愧君古人以相期”,比喻赵立之如同古代的贤者,他的言行举止都是值得后人学习的榜样。而“瓠壶呺然问字无一奇”则形容赵立之问问题时的自信和从容,仿佛瓠壶发出的声音一样清晰而有力。

谢枋得提到自己只能“试烹苦茗能来与我共商略”,意味着他只能以泡制苦茶的方式来与赵立之交流。这种简朴的交流方式反而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他们之间真挚的情谊。

“功名儿戏可须千字淮西碑”则是在讽刺那些功名富贵如同儿戏一般轻松获得的世态炎凉。在这里,谢枋得用“须”字表达了一种迫切感,强调功名富贵的易得性。然而,这种易得性的讽刺也暗示了人生的价值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名利之上,而是应该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和价值实现。

这首诗通过对赵立之的追忆和评价,展现了谢枋得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