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爱奇隘八荒,岷雪千仞琼佩锵。
太守德厚民不忘,倚公笔椽辉耿光。
西瞻大书揭高堂,倚栏起我意激昂。
镂冰刻楮非文章,男子可不志四方。

【注释】

  1. 子长:指李太白,李白的字。爱奇隘:喜爱奇异的事物。八荒:泛指天下。岷雪千仞:岷山之巅积雪高入千仞。琼佩:用美玉制成的饰物,此处借指美玉,比喻美好的品质。锵:形容声音响亮。太守:地方长官。德厚民不忘:道德高尚,人民不会忘记他。倚公笔椽辉耿光:依赖您的笔力和才干,使得您的形象光辉耀眼。倚公:依赖、依靠您。笔椽:笔杆,比喻才学。辉耿光:光彩耀眼。
  2. 西瞻大书揭高堂:西边的墙上挂着一幅大幅的作品。
  3. 镂冰刻楮非文章:雕刻冰块和纸张都不是真正的文章。镂冰刻楮:雕刻冰或纸,比喻制作精美但空洞无用。镂:雕刻;冰,指冰上雕出的花纹,喻指雕刻出来的文字或图画;刻:刻制;楮:指纸。
  4. 男子可不志四方:男儿志向应远不止一地。可:可以;志:志向,抱负;四方:指四面八方;不:否定词(无)。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蜀中的一次创作。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对岷山之美的向往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理想和文学创作的追求。

第一句“子长爱奇隘八荒”,以李白自喻,表达了他对新奇事物的喜爱和追求。第二句“岷雪千仞琼佩锵”,描绘了岷山之巅的美景,以及美玉般洁白的岷雪,形象生动。第三句“太守德厚民不忘”,赞颂了地方长官的好德行,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崇敬。第四句“倚公笔椽辉耿光”,表达了诗人依赖才学之士,希望他们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心情。

第五句“西瞻大书揭高堂,倚栏起我意激昂”,描绘了一幅画面,西边的高堂上挂着一幅作品,诗人站在栏杆旁,心情激动,仿佛在为作品喝彩。第六句“镂冰刻楮非文章”,表达了诗人对雕刻冰块和纸张等形式主义的批评,认为这些只是表面的功夫,没有真正的内涵和价值。

最后两句“男子可不志四方,镂冰刻楮非文章”,表达了诗人的理想抱负,他认为男儿应该有远大的志向,不应只局限于一方,而应该胸怀天下,关心国家大事,而不是只关注表面的形式和技巧。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