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洞春深物象妍,得陪绣斧漾觥船。
连山崷崒檐楹外,六画分明几席前。
记就尽教腾纸价,碑成还恐费松烟。
熟知丘壑饶心赏,正未能忘赋下泉。

【注释】

宪节:唐人对御史的称呼。见易亭:在今山东济南西。万里楼:在今山东济南南,因唐代诗人杜甫曾登临作诗,称“万里”。此为杜甫所建。

【赏析】

《陪宪节饮见易亭及万巎楼和韵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的组诗作品。这两首七律以咏物起兴,托物言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审美感受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前一首写景抒情,后一首议论抒情,两首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

第一首从郭洞(今济南市长清区)春深时节的景象入手,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自然画面;然后引出作者与友人相聚欢饮的场景;再由景及人,写出友人兴致勃勃、意气风发的样子。全诗构思缜密,语言简练,情景交融,生动传神。第二首紧承第一首,进一步赞美友人的豪放不羁的性格,抒发自己不能忘怀之情。

这首诗是一组七言律诗,共四首,每首都有其独特的主题,但都围绕着“和韵”这个中心展开。前两首是写景之作;第三首则是议论之作,第四首则又是抒情之作。

第一首中“郭洞春深物象妍”,点题,交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即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时候。“得陪绣斧漾觥船”中的“绣斧”指绣花的剪刀,“觥船”指的是酒杯,可见当时饮酒之欢。

第二句“连山崷崒檐楹外,六画分明几席前”。“连山”形容高大连绵的群山,“崷崒”也是形容山势险峻的意思,“檐楹”指的是房屋的屋脊,“几席前”指酒桌旁边,可以看出当时饮酒之人之多。“记就尽教腾纸价,碑成还恐费松烟”,这两句是诗人对于这次宴会的总结评价。其中“腾纸价”指的是纸张涨价,“松烟”指的是制作碑文所用的松木灰,因为碑文是用墨汁书写的,所以需要松木灰来磨墨,可见当时宴请之盛。

第三首中“丘壑饶心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而“正未能忘赋下泉”则表明虽然诗人非常喜欢大自然,但是自己却无法像古人那样去创作出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只能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足迹。

整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