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池大信江千里,三日醉卧烟蓬底。
晓来推蓬登断岸,因忆牧之呼屐齿。
九华隆隆闸天脊,微云低度差参是。
百唤牧之如不闻,剥脱尘痕见文字。
今年十月天未霜,木叶留露光嶷嶷。
兴亡风流不可论,苍松怪石还如此。
我今与子陟层巅,酌酒赋诗云乐只。
后来谁复是牧之,斜阳归路芙蓉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天宝四年(745年)写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析:
- 登紫微崖:登上紫微山的悬崖。紫微,古代神话中的星名,这里指代山。
- 富池大信江千里:富池大信江流长千里。富池,可能是地名;信江,即今天的信江或赣江。
- 三日醉卧烟蓬底:三天醉酒后,躺在烟雾缭绕的茅屋中休息。
- 晓来推蓬登断岸:清晨起来推开蓬帐,登上了断崖。
- 因忆牧之呼屐齿:回忆起当年王右军(王羲之)呼唤自己的屐齿来共游的情景。
- 九华隆隆闸天脊:形容九华山的峰峦重叠,犹如天脊被重重地阻挡。
- 微云低度差参是:细微的云彩缓缓飘过,仿佛能听到它们的低语。
- 百唤牧之如不闻:多次呼唤王右军,但他似乎没有听见。
- 剥脱尘痕见文字:摆脱了世间的纷扰,显露出真正的自我,如同王羲之书法中的“点画如铁”一般。
- 今年十月天未霜,木叶留露光嶷嶷:今年的十月还没有下霜,树木上还留有露珠。
- 兴亡风流不可论:国家的命运兴衰变迁,无法用言语来评判。
- 苍松怪石还如此:即使历经沧桑,苍松怪石依旧如此。
- 我今与子陟层巅:我现在与你一起攀登到山顶。
- 酌酒赋诗云乐只:举杯饮酒作诗曰:“云乐”。
- 后来谁复是牧之:以后谁还能像王右军那样呢?
- 斜阳归路芙蓉水:夕阳西下的时候,归途经过芙蓉般美丽的水面。
译文:
我在紫微山的悬崖上,俯瞰着千里的信江水波荡漾,沉醉其中三天三夜。清晨,我推起帐篷,踏上断崖,想起当年王右军的屐齿与我共同游玩的场景。九华山的峰峦叠嶂,宛如天脊被云雾遮挡,微风中仿佛听到了它们低语的声音。无数次呼唤王右军,他却似乎未曾听见。我摆脱了世俗的纷扰,显露出真我,如同王羲之书法中的“点画如铁”。今年十月还没下霜,树叶上还挂着露珠闪耀着光芒。国家的兴衰更替是不可说的,即使是苍松怪石也在岁月中屹立不倒。今天我与你一同攀登到山顶,举杯饮酒作诗曰:“云乐”。以后的谁又能像我这样呢?当夕阳西下时,归途中经过的芙蓉般美丽的水面。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好友王昌龄的思念之作。王昌龄曾任江州刺史,李白曾经和他有过深厚的友谊。这首诗以登紫微山为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王右军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从结构上看,此诗可分为四部分:首段写登高远望,感慨时光易逝;第二段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友情的怀念;第三段抒发个人情感,表示自己已超脱世俗;最后一段则以对未来的展望结束全诗。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洒脱的风格。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展现了李白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