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颠倾盖便忘年,信有乌衣不乏贤。
膝上中郎名誉早,湖南司马岁时迁。
去天尺五非无地,击水三千竟莫前。
唇齿五车真底用,人琴冥漠付重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以“哭”为题,通过回忆、想象和对比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亡友王元规的深切思念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华颠倾盖便忘年,信有乌衣不乏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贾岛与王元规相见时,他们如同故交一样亲切无间,彼此之间的友情深厚,仿佛忘记了岁月的差距。这里的“华颠倾盖”,形容他们相见时的亲密无间;“忘年”则是指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而“信有乌衣不乏贤”则是说在乌衣巷(南京市秦淮区的一个地名)中,像王元规这样的贤才并不少见,这进一步强调了贾岛对王元规的尊敬和怀念。
我们看到第二句:“膝上中郎名誉早,湖南司马岁时迁。”这里提到了王元规的两个身份:一个是“中郎”,即指王元规的官位;另一个是“湖南司马”,指的是他在湖南担任司马官职。这两个身份都显示了王元规的才华和成就。而“名誉早”则是指他很早就享有盛名,这也反映了贾岛对王元规的敬佩和怀念。
我们看到第三句:“去天尺五非无地,击水三千竟莫前。”这里描述了两个场景:一个是在天空之上,另一个是在水波之中。这两个场景都是用来比喻王元规的才华和精神。其中“去天尺五”意味着他的才华高超,仿佛可以触及天际;“击水三千”则暗示了他的勇气和决心,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能勇往直前。这两个场景也象征着王元规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
我们看到第四句:“唇齿五车真底用,人琴冥漠付重泉。”这里提到了两个物品:一个是“五车”,指的是书籍;另一个是“人琴”。这两个物品分别代表了知识和智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而“冥漠付重泉”则表示虽然王元规已经离世,但他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流传下去。
这首诗通过对贾岛与王元规之间友谊的回忆和怀念,展现了他们对彼此的深厚感情和对友情的重视。同时,这首诗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