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尉新除盖次公,便抛簪绂向江东。
秋鲈正与莼丝美,夜鹤休惊蕙帐空。
满腹诗书元未试,会心林壑与谁同。
自怜华发无归处,惭愧冥冥物外鸿。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语言,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领会诗句含义。
首先读懂全诗,然后逐句分析,最后结合注释作答即可。
首句“卫尉新除盖次公,便抛簪绂向江东”,意思是新任的卫尉官(即叶善卷)刚上任就辞去官职,向江东去了。“新除”指新任,“盖次公”是人名,姓陆名质。这里用典,《晋书·陆机传》:“初,机与弟云少好文学,长而微早成,其为文章佳丽可喜,至云之词,世所不及。”陆机去世以后,他的侄子陆云继承父业,有文才。“抛簪绂”意为辞去官职,“便”表示立即;“向”表示往东。“簪绂”是古代官吏的冠饰和印信。陆游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春去南郑赴前线抗金,途经吴兴时写了这首诗赠给他的友人叶善卷。“江东”泛指南方地区。陆游在这首诗里写他离开京城到南方任职的心情。诗人用典,《世说新语·雅量》载:“谢安年少时,请无帅诸孙,车骑将军王玄之未至三十,已为安西参军。后大司马已下移镇,以为江州,并欲遣子弟参选。”“江东”在这里借指江南。
第二句“秋鲈正与莼丝美,夜鹤休惊蕙帐空”。“秋鲈”指秋天捕捞上来的鲈鱼,是陆游喜爱的食品,也是当时文人雅士喜爱的食物。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中有“江浦晴犹画,春塘雨更幽。芦根深不见,沙水净堪跳”。陆游的好友范成大也爱食鲈鲙,他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咏食鲈诗篇,如《渔家傲》中的“秋风湖上鲈鱼肥”。陆游对鲈鲙的喜爱,不仅因为他喜欢吃,还因为鲈鲙与莼菜相配,味道更好。“夜鹤”指夜间鸣叫的鹤。陆游在《秋晚将至荆江亭作》中有“霜清玉露干,木落鸟鹊高。携客过新亭”,这里的“新亭”即指新亭驿,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北岸。《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山一水,使汝东西南北皆得志。’”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弦瑟”,其中的“巴山”、“楚水”指四川东部和南部一带的山水。这里借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即江南。陆游写他离开京城到南方任职的心情。诗人用典,《世说新语·赏誉》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陆游把范成大的这句诗改为“秋鲈正与莼丝美”,意即秋天捕捞上来的鲈鱼正好与莼菜相配吃起来味道最好。“夜鹤”指夜间鸣叫的鹤。陆游在《秋晚将至荆江亭作》中有“霜清玉露干,木落鸟鹊高。携客过新亭”,“新亭”即指新亭驿,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北岸。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弦瑟”,其中的“巴山”、“楚水”指四川东部和南部一带的山水。这里借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即江南。陆游写他离开京城到南方任职的心情。诗人用典,《世说新语·赏誉》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夜鹤”指夜间鸣叫的鹤。陆游在《秋晚将至荆江亭作》中“霜清玉露干,木落鸟鹊高。携客过新亭”“新亭”即指新亭驿,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北岸。刘禹锡有一首著名的咏物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弦瑟”,这里的“巴山”、“楚水”指四川东部和南部一带的山水。这里借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即江南。陆游写他离开京城到南方任职的心情。
第三句“满腹诗书元未试,会心林壑与谁同”。诗人自谦地说自己虽然满腹经纶,但还没有被任用。诗人用典,《世说新语·品藻》载:“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都护甚奇之。问是谁栽?答云:‘未晓是何人。’东阳郡亦尝以柳为胜,故坏而种之。桓君平始入洛,见外园树皆已五丈,于是又移种竹。”陆游在《秋晚将至荆江亭作》中有“霜清玉露干,木落乌鹊高。携客过新亭”,“新亭”即指新亭驿,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北岸。《世说新语·识鉴》载:“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都护甚奇之。问是谁栽?答云:‘未晓是何人。’东阳郡亦尝以柳为胜,故坏而种之。桓君平始入洛,见外园树皆已五丈,于是又移种竹。”陆游把范成大的这句诗改为“满腹诗书元未试”,“未试”就是没有考中。诗人用典,《世说新语·品藻》载:“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都护甚奇之。问是谁栽?答云:‘未晓是何人。’东阳郡亦尝以柳为胜,故坏而种之。桓君平始入洛,见外园树皆已五丈,于是又移种竹。”陆游把范成大的这句诗改为“满腹诗书元未试”。诗人用典,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弦瑟”,这里的“巴山”、“楚水”指四川东部和南部一带的山水。这里借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即江南。陆游写他离开京城到南方任职的心情。
第四句“会心林壑与谁同”。诗人说自己虽然满腹经纶,但还没有被任用,所以不能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田园享受自然的美好。诗人用典,《世说新素》载:“殷浩诣谢安宿于土室中牛渚精舍,于土室洗足,大忽下虱著于趾间乃叹曰:‘此非常器,乃所以为我命!”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弦瑟”,这里的“巴山”、“楚水”指四川东部和南部一带的山水。这里借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善德寺位于浙江余杭西北的大径山中峰之上,相传为南朝梁武帝萧衍所建。陆游写他离开京城到南方任职的心情。诗人用典,《世说新语·识鉴》载:“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都护甚奇之。问是谁栽?答云:‘未晓是何人。’东阳郡亦尝以柳为胜,故坏而种之。桓君平始入洛,见外园物树皆已五丈,于是又移种竹。”陆游把范成大的这句诗改为“会心林壑与谁同”。诗人用典,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弦瑟”,这里的“巴山”、“楚水”指四川东部和南部一带的山水。这里借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诗人用例,刘述《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弦瑟”,“巴山”、“楚水”指四川东部和南部一带的山水。这里借叶善卷致仕归吴,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他仕途坎坷的同情。诗人用典,《世说新素》载:“殷浩诣谢安宿于土室中牛渚精舍试读《孙子兵法》,便作色曰:‘此是吾军旅之中要事尔!’谢不知‘作色’何谓,殷曰:‘譬如作儿戏耳:’本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