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蓍龟更问天,向来心事已萧然。
尘中惝恍常如失,梦里呻吟半不眠。
三径松筠终问舍,五湖烟水不须钱。
艾耆相去能多少,早拟悬车十五年。
和白乐天二首写怀仍效其体
莫把蓍龟更问天,向来心事已萧然。
尘中惝恍常如失,梦里呻吟半不眠。
三径松筠终问舍,五湖烟水不须钱。
艾耆相去能多少,早拟悬车十五年。
译文:
不要将命运的占卜结果再询问于天地,因为我心中早已感到空虚和失落。在尘世纷扰中我常常感到迷茫与困惑,仿佛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梦中呻吟让人难以安睡,表明心中满是忧虑与烦恼。我在三条田间小路上寻找心灵的寄托,在宁静的水面上享受生活的平静。与白居易相比,我的志向相差无几,早想辞去官职过上隐居的生活,享受十五载的自在时光。
注释:
- 莫把蓍龟更问天:表示不再探求命定的命运,而是顺其自然。
- 向来心事已萧然:心中充满了失落和空虚感。
- 尘中惝恍常如失:形容在纷扰的世界中感到迷失和困惑。
- 梦里呻吟半不眠:暗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 三径松筠终问舍:在三条田间小路上寻找心灵的寄托。
- 五湖烟水不须钱:形容心境超脱物质欲望,享受自然之美。
- 艾耆相去能多少:比喻自己与白居易志向相近。
- 早拟悬车十五年:计划在年老退休后享受十五年的悠闲时光。
赏析:
这首《和白乐天二首写怀仍效其体》是宋代诗人程俱的作品,通过模仿白居易的风格,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政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感悟。程俱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内心对于现实不满及向往自由、远离尘嚣生活的情怀。
诗中开头“莫把蓍龟更问天”,直接点出了主题,诗人不再寻求宿命的安排,而是要主动掌握自己的生活。这种态度体现了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也是诗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反叛。接下来的两句“尘中惝恍常如失,梦里呻吟半不眠”描绘了诗人在现实中感受到的迷茫与苦闷,以及在梦境中也无法摆脱的困扰,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
“三径松筠终问舍,五湖烟水不须钱”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想要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找一片清静的土地,过上简单而自足的生活。这里的“三径”指的是三条田间小路,象征着诗人心灵上的追求;而“五湖烟水”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代表着超脱世俗的美好愿景。
结尾部分“艾耆相去能多少,早拟悬车十五年”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展望。他认为自己与白居易有着相同的志趣和追求,并计划在年老时享受这样的生活方式,不再为官忙碌。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生活品质的重视以及对精神自由和安宁的渴望。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诗人如何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坚持自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思想深度,也能从中汲取到面对生活困境时的积极态度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