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无复见金堂,尽日苍峦对夕阳。
还向江城动悲思,背人惊雁两三行。
名山无复见金堂,尽日苍峦对夕阳。
还向江城动悲思,背人惊雁两三行。
诗句释义
- 名山无复见金堂:
- “名山”指的是著名的山峰或山脉。
- “无复见金堂”表示曾经的辉煌不再,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得黯淡无光。
- “金堂”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以象征尊贵和荣耀之地。
- 尽日苍峦对夕阳:
- “苍峦”形容山脉连绵不断,颜色深沉如苍色。
- “对夕阳”描绘了一幅山脉与落日相映成趣的景象。
- 这里的“对”有面对、对峙之意,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美。
- 还向江城动悲思:
- “江城”通常指河流旁边的城市或地区,此处借指诗人的内心所在。
- “动悲思”表达了诗人因自然景物引发深深的哀愁和思念。
- “悲思”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伤。
- 背人惊雁两三行:
- “背人”指的是背对着他人,这里可能是诗人独自行走时的情景。
- “惊雁两三行”描写大雁飞行时排列成行,引起诗人注意。
- 这里的“两三行”强调了雁群的密集程度,使得观者印象深刻。
译文
名山已不复见昔日之辉煌,终日里只有连绵的青山面对夕阳。
心中不禁回想起江城,那些让人心绪万千的往事,仿佛还能听到远处雁群的低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川和季节变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诗中的“名山”、“苍峦”、“夕阳”等意象,都带有一种深远的意境和情感色彩。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引发了对生命、时间和记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既有宏大的自然画面,又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