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扫蕃庑,岂为一草木。
方春万物遂,苑籞及冰谷。
乾坤本平施,憎爱岂有属。
不应怀偏悭,独遇吾党酷。
奇穷坐迂疏,此事计已熟。
如何半世间,生理常刺促。

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

清霜扫蕃庑,岂为一草木。方春万物遂,苑籞及冰谷。乾坤本平施,憎爱岂有属。不应怀偏悭,独遇吾党酷。

奇穷坐迂疏,此事计已熟。如何半世间,生理常刺促。

注释:1. 清霜扫蕃庑:指秋天的冷风吹过,把蕃庑(庭院、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2. 方春万物遂:正当春天,万物生长。3. 乾坤本平施:宇宙间一切都是自然和谐地存在。4. 憎爱岂有属:憎恨和爱恋难道都有所属吗?5. 奇穷:指穷途末路。6. 事计:事情的计划或打算。7. 半世间:人生在世的时间很短暂。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常所往来的好友们的,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深的哲理。

开头两句“清霜扫蕃庑,岂为一草木。”诗人描绘了一幅清秋图:秋风扫过庭院,将蕃庑(即草堂)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不仅仅是为了清洁环境,更是为了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这里的“草木”既是指花草树木,也暗指诗人自己。

“方春万物遂,苑籞及冰谷。”诗人感叹春天里万物生长的景象是如此美好,就像园中的花木、冰谷里的鱼虫一样。这里,他用“方春万物遂”来形容春天的美好,用“苑籞及冰谷”来比喻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都在生机勃勃地成长。

第三句:“乾坤本平施,憎爱岂有属?”诗人进一步阐述他的哲学思想。他认为,宇宙间一切都是自然和谐地存在,没有所谓的好恶之分。这里的“憎爱”指的是对事物的喜欢和讨厌,而“岂有属”则表示这种情感并不是由人为因素决定的。

接下来的四句:“不应怀偏悭,独遇吾党酷。”诗人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他认为,不应该因为个人的喜好而有所偏颇,更不应该因为与自己的关系亲密就过分地偏爱对方。

最后两句:“奇穷坐迂疏,此事计已熟。”诗人反思了自己的处境,认为他已经厌倦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这里的“奇穷”意味着他已经到了人生的尽头,而“迂疏”则形容了他的性格特点,即过于谨慎和拘泥于规矩。

结尾两句:“如何半世间,生理常刺促。”诗人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短暂的演出,总是匆匆忙忙地度过每一天。这里的“刺促”意味着时间过得非常快,让人感到焦虑和不安。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哲学思考。它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也展现了他对友情、官场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