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乌夜啼栖复起,仡粟飞光透窗纸。
卷帘万瓦白生烟,桂影扶疏净如洗。
回肠正随清漏转,叶下空庭乱如霰。
青灯耿耿夜何其,云篆吐兰初一线。
岁云暮矣万窍号,霜天旅雁求其曹。
月行虚空几万里,群犬吠光声正豪。
蒲团瞑目空危坐,逝者如斯白驹过。
悠悠昨梦不可攀,此身此心何日闲。
夜坐
饥乌夜啼栖复起,仡粟飞光透窗纸。
卷帘万瓦白生烟,桂影扶疏净如洗。
回肠正随清漏转,叶下空庭乱如霰。
青灯耿耿夜何其,云篆吐兰初一线。
岁云暮矣万窍号,霜天旅雁求其曹。
月行虚空几万里,群犬吠光声正豪。
蒲团瞑目空危坐,逝者如斯白驹过。
悠悠昨梦不可攀,此身此心何日闲。
【注释】
夜坐:在夜里坐着。
饥乌:指乌鸦,因为饥饿而发出凄厉的叫声。
暝(míng)鸡:黄昏时发出的鸣叫声。
仡(gé)粟:指谷物,这里用来形容声音高亢。
卷帘:打开窗帘。
万瓦:形容屋顶瓦片很多,瓦片上反射出的光很亮。
桂影:月光洒在桂花树上的影子。
云篆:天上的云彩像篆书一样排列着。
岁云暮矣:岁月已经到尽头了。
号(háo):叫喊。
月行虚空:月亮在太空中行走。
蒲团:用蒲草编织成的坐垫,供人们休息时用。
瞑目:闭上眼睛,这里指打坐。
逝者:逝去的人或事。
此身此心:我的身体和我的心。
何日闲:什么时候能悠闲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夜晚静坐时所写,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
首联“饥乌夜啼栖复起,仡粟飞光透窗纸”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景象:饿鸟在黑夜中哀鸣,屋外的树木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窗户上的纸片也被月光照射得闪闪发亮。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对比,展现了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颔联“卷帘万瓦白生烟,桂影扶疏净如洗”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环境:窗帘被卷起,屋顶上的瓦片反射出明亮的月光,使得整个屋子都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烟雾之中,桂花树的影子也显得格外清晰,整个房间如同被清洗过一般干净明亮。这两句通过对环境细节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氛围。
颈联“回肠正随清漏转,叶下空庭乱如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的思绪也在不断地转动,就像水滴落下的声音一样清晰可闻;院子里的树叶在微风中摇曳,仿佛是无数颗小小的霰子在空中飞舞。这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尾联“青灯耿耿夜何其,云篆吐兰初一线”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在寂静的夜晚中,只有一盏明亮的青灯陪伴着诗人,他的思绪也随之飘荡;云中的篆文像是兰花的香气一样清新,但却又似乎随时会消失。这两句以反问的方式表达出了诗人对于时间无法逆转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一联“岁云暮矣万窍号,霜天旅雁求其曹”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叹:岁月已经走到了尽头,万物都开始发出哀鸣;在寒冷的霜天里,旅雁们寻找着自己的栖息之地。这两句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动物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叹和感慨。
尾联“月行虚空几万里,群犬吠光声正豪”则通过想象来表达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月亮在夜空中行走了几万里的距离,但是人们却只能在黑暗中度过;一群群的狗在吠叫,它们的叫声虽然响亮但却让人感到无力和无奈。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动物行为来表达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一句“蒲团瞑目空危坐,逝者如斯白驹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感慨:他静静地坐在蒲团上,闭上眼睛沉思;就像那一匹白色的骏马一样,时间过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只能看着它从身边走过。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动物行为来表达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