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青虽楚楚,不复中栋梁。
黄封入雕槛,亦足被宠光。
朝离粪壤区,暮上君子堂。
胡为伴幽独,堕此一亩荒。
【解析】
此诗为杜甫在夔州所作,时年54岁。诗的首联写自己蜗庐中虽只有三两席地,但稍种树竹便已可观;颔联写黄封被入雕槛,也足以被宠光;颈联写从粪壤之地来到君子堂上;尾联写为何要与幽独相伴,堕此一亩荒地。全诗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不满和对官场生涯的无奈。
【答案】
诗句译文:虽然有隙地两三席,稍稍种上树竹就可观。
黄封被入雕槛,亦足被宠光。
从粪壤之地来到君子堂,为何要与幽独相伴堕此一亩荒?
赏析:
这是杜甫在夔州时期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蜗庐有隙地三两席稍种树竹已有观”,意思是说,虽然只有几席地方,却已经种上了树竹,可见他生活之简朴。“稍”字用得极好。“已有观”,是说即使只有这点地方,也还是可以观赏的。
颔联“水青虽楚楚,不复中栋梁”,意思是说虽然水质清澈如青色,但已经不再适合用来做栋梁了。“复”字用得很恰当,写出了水质变化的过程。
颈联“黄封人雕槛,亦足被宠光”,意思是说,黄封被加封后被放入雕栏里,也足够享受荣华富贵了。“黄封”指代的是唐玄宗封李白为左拾遗的诏书,所以这两句的意思是李白被封为左拾遗,也足够荣耀了。
尾联“朝离粪壤区,暮上君子堂”,意思是说早晨离开污秽之地,晚上进入君子之门。这里既表达了诗人的自傲,也透露了他内心的矛盾:他不愿意做官,但是又不得不去做,所以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
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时期所作的。当时,他已经过了四十多岁,对于自己的境遇感到不满。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