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伯不解事,投竿牵大鳌。逆流直上三万里,怒卷渤澥秋风潮。
适当长江入海处,屃赑掷此双岧峣。一山正临声利窟,来樯去橹纷𦪈艚。
一山独与世疏阔,突据幽险盘云涛。飞仙播荡去不返,止有一翁身姓焦。
至今金玉作山骨,草木坚劲无夭条。尔来寂寞几千岁,稍见游子来山椒。
吁嗟一与人境接,世故扰扰如牛毛。安得夸娥还着鳌背上,因之置我三山高。
焦山
焦山,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诗中描绘了焦山的壮丽景色和独特之处,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译文:
焦山
龙伯不解事,投竿牵大鳌。逆流直上三万里,怒卷渤澥秋风潮。
适当长江入海处,屃赑掷此双岧峣。一山正临声利窟,来樯去橹纷𦪈艚。
一山独与世疏阔,突据幽险盘云涛。飞仙播荡去不返,止有一翁身姓焦。
至今金玉作山骨,草木坚劲无夭条。尔来寂寞几千岁,稍见游子来山椒。
吁嗟一与人境接,世故扰扰如牛毛。安得夸娥还着鳌背上,因之置我三山高。
注释:
- 焦山
焦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 龙伯不解事,投竿牵大鳌
龙伯不解事,指龙伯不成器,无法成事。投竿牵大鳌,形容龙伯用竿子牵着巨鳌。这里用来形容龙伯的英勇行为。
- 逆流直上三万里,怒卷渤澥秋风潮
逆流直上三万里,表示龙伯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怒卷渤澥秋风潮,形容龙伯在狂风暴雨中奋力前行的场景。
- 适当长江入海处,屃赑掷此双岧峣
适当长江入海处,指长江入海口的位置。屃赑掷此双岧峣,形容龙伯将巨石抛向岸边的情景。这里用来形容龙伯的力量和勇敢。
- 一山正临声利窟,来樯去橹纷𦪈艚
一山正临声利窟,指一座山峰正好位于声名狼藉的地方。来樯去橹纷𦪈艚,形容船只来来往往,忙碌的景象。这里用来形容山峰周围的环境。
- 一山独与世疏阔,突据幽险盘云涛
一山独与世疏阔,指这座山峰独自矗立在世外,与世俗隔绝。突据幽险盘云涛,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地势险峻的特点。这里用来形容山峰的自然风貌。
- 飞仙播荡去不返,止有一翁身姓焦
飞仙播荡去不返,指神仙般的身影飘然而去,不再返回。止有一翁身姓焦,形容只有一位老者居住在这座山上,他的名字叫做焦。这里用来形容这座山峰的独特之处。
- 至今金玉作山骨,草木坚劲无夭条
至今金玉作山骨,指这座山峰的石质坚硬,如同金玉一般。草木坚劲无夭条,形容山上的草木生长茂盛,坚韧有力,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凋零。这里用来形容这座山峰的自然景观。
- 尔来寂寞几千岁,稍见游子来山椒
尔来寂寞几千岁,指这座山峰经过数千年的沉寂之后,终于迎来了游人的探访。稍见游子来山椒,形容游客们纷纷来到山顶欣赏美景。这里用来形容这座山峰的人气逐渐旺盛。
- 吁嗟一与人境接,世故扰扰如牛毛
吁嗟一与人境接,指这座山峰与人间世界紧密相连,仿佛触手可及。世故扰扰如牛毛,形容世间的琐事繁多,如同牛毛一般。这里用来形容游客们面对繁华世界的烦恼。
- 安得夸娥还着鳌背上,因之置我三山高
安得夸娥还着鳌背上,指如果能请到女娲氏重新站在巨鳌的背上,我就愿意为她建造一座三山。这里用来形容游客们渴望能够登上这座山峰的愿望。因之置我三山高,指这座山峰将作为游客们的休息之地而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以焦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焦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独立和超脱世俗束缚的理想和情怀。同时,诗人也借助对焦山的描述,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无常和短暂,以及人类在追求美好事物时所承受的压力和困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