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膏日已减,老炷安得久。
亦如临河树,岸垫根复朽。
久生安足羡,救死常饥走。
谁言黄老师,语异竺乾叟。
生死未尝关,知为不亡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信息指向,如本题“赏析”二字,要求考生对诗歌的某句或某几句进行赏析,答题时要注意抓住诗句中最能表现作者感情或主题的关键句子来分析,然后结合诗中的意象、意境以及诗人的情感来展开赏析。

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诗句,因此考生在赏析时要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例如:“壮膏日已减”,壮膏是指头发,这里指白发。“老炷安得久”,炷是古代一种燃烧用的固体燃料,此处指蜡烛。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头发已经斑白了,怎么能够长久不谢?这是第一联,写自己衰老之速。“亦如临河树,岸垫根复朽”,临河树是比喻年迈体衰的人,岸垫根复朽是说人年老了身体就会像树一样腐朽。这是第二联,写自己的衰老之速。“久生安足羡,救死常饥走。”意思是说:人活到老,谁不向往安逸的生活呢?但我现在为了生活而奔波求食,哪里还有余裕去羡慕别人呢?这是第三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谁言黄老师,语异竺乾叟。”“谁言”意为“谁说”;“黄老师”指佛教僧人;“竺乾”即竺道生,南朝宋时著名佛教思想家;“老师”是对僧人的尊称。“语异”与上句的“老炷”相对应,都是指人年老色衰。“语异竺乾叟”是说:谁说我年老色衰了呢!这是第四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衰老的不满。“生死未尝关,知为不亡寿。”意思是说:我的生命里从来没有想过死亡,所以我也不会担心自己的死亡问题。这是第五联,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态度的看法。

【答案】

译文:

头上的头发一天比一天稀疏,蜡烛也燃不起烛光了。

我也如同临河旁的枯树一样,岸边的根又腐烂了。

活着的时候总想活得长久一些,死了之后才后悔没有好好过一生。

谁说我年老色衰了呢?我的学问并不比别人差。

生死之事从来不在我的考虑之中,只要我能够明哲保身就不会有灾祸。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一个老年人对人生的感慨。首联以“壮膏日已减”开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己的衰老之速。颔联则以“老炷安得久”作结,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年老色衰的现状。颈联“久生安足羡,救死常饥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无奈。尾联“谁言黄老师,语异竺乾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学识渊博的自信和自豪。全诗通过对自己衰老之速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展现了一个老年人对于生命的态度和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