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冠盖区,九轨三广陌。
不知乌帽底,谁独适吾适。
定无羊求子,相与数晨夕。
莫言三径微,永杜声利隙。
流风有仍孙,心不受形役。
朱门见蓬户,华榜标世绩。
二仲倘可睎,忘年赖谦益。
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期间所作。诗人以归田园居为题,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得小圃城南用渊明归田园居韵六首
- “得小圃” 意指得到了一块小小的园林,可能是自己的住所或者某个朋友家的一部分。”城南” 指的是长安城的南边,即诗人居住的地方。
- 长安冠盖区,九轨三广陌。
- “长安冠盖区”形容长安城中官员们聚集的地方,”九轨” 指的是古代道路的宽度,每条路有九轨宽,”三广陌” 则是指长安城内的主要街道。
- 不知乌帽底,谁独适吾适。
- “乌帽底” 可能是指官员们的帽子,因为乌色通常与官员的身份相联系。”适吾适” 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适合这种生活方式的自信和自豪。
- 定无羊求子,相与数晨夕。
- “定无羊求子” 意味着不会有人像羊群那样盲目地寻找食物,”相与数晨夕” 表示他们一起度过许多个清晨和夜晚。
- 莫言三径微,永杜声利隙。
- “三径” 在这里指的是三条小路,”微” 可能是指狭窄或不重要的意思。”永杜声利隙” 表示永远不涉足那些充满利益纷争的地方。
- 流风有仍孙,心不受形役。
- “流风” 可能是指自然之风,或者是某种流传的风尚。”仍孙” 指的是后代子孙。”心不受形役” 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于世俗束缚的反感。
- 朱门见蓬户,华榜标世绩。
- “朱门” 指的是富丽堂皇的官府大门前,”蓬户” 可能是指简陋的小屋。”华榜标世绩” 表示那些显赫一时的人物,他们的成就被记录在华丽的榜文上。
- 二仲倘可睎,忘年赖谦益。
- “二仲” 指的是两位兄弟,”倘可睎” 表示他们或许可以相互欣赏对方的才华。”忘年赖谦益” 强调了彼此之间的年龄差异并不妨碍他们的交流和学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长安城中的繁华与诗人所向往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官员们的生活状态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年轻一代的鼓励和期待。整体上,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